大山里的“丛林筑路军”

山里本没有路

直到这支“丛林筑路军”的到来

大山里的“丛林筑路军”

丹江口市是北京对口支援地区,隶属于丹江口市的盐池河镇。多雨的季节,使得这个小镇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头天的一场大雨将坡度近40度的临建路冲得松散凹陷,施工供给车辆举步维艰,即使动力强劲的机动车也无能为力。但是,279省道盐池河镇至房县最后路段施工不能停,机械设备需要的柴油必须保证送到最上面的工区。怎么办?雇骡子!老乡赶着螺子,带着数桶柴油以最快速度向山上走去。

从盐池河镇顺山势上升,海拔从300多米上升到1200多米,修建中的279省道是由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二部丹江口市盐池河至房县万峪河段项目承建。他们也正是承载着打通丹江口盐池河镇至十堰市房县最后的瓶颈,将比邻不通的两座城市连接起来重任的“丛林筑路军”。

大山里的“丛林筑路军”

“山里本没有路”,测量员苏进和他的同事最有发言权。项目部成立之初,勘查地势地貌,划定坐标方向,确定路桥基准,都是测量员的工作。密林之中,肉眼无法辨别方向,目力所及之处,看似近在眼前,脚程最少一小时。为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苏进与同事们分组行动,扛着设备,备好干粮,跟着向导,穿梭在丛林之中。

深山之中,条件有限,出行靠双腿、用电靠太阳、饮水靠山泉。35岁的生产经理阳文华老家在湖南山区,对于施工环境的印象,他说:“第一次进来非常震撼,感觉回到90年代的老家,土房子、淘米水煮开当汤喝。”项目总工崔国杰每天多次往返在各个工区之间,路况颠簸到什么程度呢?坐车,放在兜里的手机,每天显示2万多步,经常靠“假数据” 霸占着微信运动的封面。

然而,艰苦的工作环境对施工人员来说并不算什么。对于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团队来说,克服单调的工作和生活才是全体职工面对的最大挑战。

韩肖晓和王玉凤是项目的两位普通职工,对她们来说,每天的业余生活就是晚饭后用十分钟,绕着镇上遛达一圈。因为医疗等各方面条件有限,90后妈妈韩肖晓不敢把孩子带在身边。“我的孩子一岁半了,天天都视频,但回家这小家伙还是认生,不让抱。”韩肖晓哽咽地说到。对于单身的王玉凤来说,肃穆的山林更是彻底阻断了她“找对象”的可能性。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条路对于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性,所以干得都很踏实,即便没有业余生活,也能够自娱自乐放松心情,也好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工程上。

大山里的“丛林筑路军”

林海险峰,凿石修路,致敬大山里的“丛林筑路军”

供稿:北京市政路桥 发稿:李建峰

大山里的“丛林筑路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