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秋季的泉州,草木蔥蘢。再過不久,就到了刺桐花開的時節了。

昨日的綿綿細雨終於停歇,陽光重新照耀著古老的城市。古厝屋頂的紅色格外鮮明,沿著燕尾脊漂亮的弧線,掀起連綿不斷泉州紅的浪潮。就好像,當年滿城刺桐花開紅欲燃的盛景已經融入磚瓦。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那時候,遠道而來的海客,看見滿城紅花,就知道漫長的航程終於抵達刺桐港。路過誰家庭院舊簾櫳,有一樹刺桐火紅,映著絲竹清音,如泣如訴,不絕如縷,聲聲不息。刺桐花影裡,南音唱到今。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曾指出,雖然泉州如今只是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但在大約公元1000年至1400年間,它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

1292年,馬可波羅自泉州離開中國,他盛讚泉州是比亞歷山大港更為繁盛的貿易港口,還稱那裡“商人云集和貨物靡集的情形簡直無法盡言”。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6歲半的戴新恬,家住泉州。

每天放學後,她都會去學習南音。穿過東、西街,鐘樓,中山路的老街,有海蠣煎、土筍凍、肉粽和麵線糊的味道瀰漫。恬恬的老師、青年南音演唱家王一鳴有時會在這些溫暖巷子裡的茶館演出,從四面八方過來的人們會把茶館擠得滿滿當當。那些食物的香氣、南音的韻味,連同開元寺的香火一起,在出磚入石的古厝之間,氤氳,升騰。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王一鳴出生於南音世家,爺爺從事南音樂器的製作,父親王大浩則是南音的非遺傳承人。有“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的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樂。2009年10月,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天晚上,恬恬在茶館見到了來自臺灣的林伯伯。林伯伯泡茶的動作特別好看,泡出的茶也特別好喝。再過兩天,林伯伯會和師父一起,去清源山赴一場約會。那裡,還有許多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將在一起喝茶、聽音樂,還會講很多和泉州有關的故事。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泉州南音非遺傳承人 王大浩(右) 南音青年演唱家 王一鳴(左)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福建傳統戲曲之一的梨園戲

這一場雅集落幕,曲終人散。餘音嫋嫋,如火紅的刺桐花影,遠送客人的帆影離開;也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留在恬恬的心間。在那不遠的春天,古城老樹枝頭又一朵刺桐花,會綻放在遠接唐宋的南音舞臺。那聲聲不絕如縷,告訴著萬方來客——這裡就是各種語言口口相傳的刺桐城,偉大航貿之路的起點,千年繁華之夢的起點。一切彷彿從未改變,一切才剛剛要開始。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聽!這就是刺桐古港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