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源起

太陽鄉位於霍山縣安徽大別山深處主峰白馬尖的核心景區,為了服務旅遊,原本在此處設計廣場和停車場。

▼建成照片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場地已經平整完畢只剩下此處財神廟待拆除,這類民間廟宇在當地鄉間並不少見,因此拆除這樣一處小廟也並未引起大家注意,現場調研時候發現這個小廟並不普通,這座廟已有近兩百年曆史,多次被毀和重建,廟雖不大卻是當地村民的信仰中心。

▼財神廟拆除前原狀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重建此財神廟,延續民間信仰的同時也能為遊客提供一處有趣的互動設施。希望通過這一處微小設施的設計,為淳樸的民間信仰提供一處精神承載空間,和有尊嚴的鄉間信仰活動場所。

方案

新址被確定在在距離原址幾十米處的一處山坳,三面背山,面朝廣場,環境獨立而幽靜。

▼區位圖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新的財神廟不僅是一處信仰的精神場所,同時也需要服務遊客和其他人士,增加其公共性和互動性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財神廟入口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此類民間村廟通常是三面圍合,空間狹窄閉塞,我們試圖改變原有村廟內收的空間形態,引入“亭”做法,將外部打開,除了神龕必要的背景牆以外,改為四面通透,四周屋簷舒展挑出,創造出一個舒適而通透的簷下空間,以公共和開放的姿態展現在村民眼前。

▼引入“亭”做法,廟宇四面通透,更具公共性和開放性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鄉村營造往往收到技術和材料的限制,傳統材料雖然看起來似乎符合某些審美和價值觀。

但由於造價和工人的匱乏未必是最好的選擇,選擇了最容易控制的混凝土澆築建築整體框架,邀請當地篾匠手編了竹蓆作為模板內襯,使混凝土有了竹蓆的肌理,原本冰冷現代的混凝土材料上留下了手藝的溫度。

▼廟宇內部,陽光可以通過屋頂的方形開口在特殊時間照到神像上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牆體採用了紅色空心磚,這種材料通常作為牆體填充砌塊,一般不會展現在建築最終的外飾面上,我們通過簡單的角度轉換,用空心磚直接砌築牆體,磚的孔洞形成了一種純粹的牆面肌理,後面的景物通過磚孔若隱若現,模糊了空間的邊界。

屋頂的方形開口增加了廟的宗教氛圍,頂光每天會根據時間移動,並在特殊時間照到神像之上。

▼牆體由紅色空心磚砌築而成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竹蓆模板混凝土,竹蓆模板由村裡篾匠在編織而成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在中國南方地區,水是財富的象徵,許多民間建築極為強調雨水在建築中的作用,在處理屋頂排水的時候特意考慮了這一民間習俗,對雨水口做了特殊處理,借鑑了日本傳統建築中“雨鏈”這一設計,使雨水的排出成為一處生動有趣的景觀,同時巧妙的隱喻了“財神廟”這一主題。

▼雨鏈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習俗

當地居民在財神廟祈福時候除了燃香,通常還要燃放爆竹,燃燒松枝和紙錢等習慣,考慮山林防火及環境汙染希望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能對村民習慣進行行為引導。

村廟的空心磚牆成了新的祈福設施,人們把祈福語言寫在紅紙上以後捲起來插到牆上的空心磚孔裡,隨著時間的推移,牆上的磚孔會被紅紙慢慢填滿,建築與使用者發生了緊密的聯繫並有了生長的過程,建築本身與活動和信仰緊密的的結合在一起。

▼祈福牆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敲鐘是中國宗教場所中參與者非常喜愛的一種互動方式,場地下方我們設計了一處掛鐘,人們從廟下來以後可以敲鐘祈福,敲鐘與填滿紅紙的祈福牆成了財神廟祈福的新活動,受到居民和遊客的歡迎。

▼敲鐘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影響

這座本來非設計的“意外”項目建成後也取得了“意外”的效果,新建的財神廟保留和延續的村民的信仰中心,不僅繼續成為村民祈福求財鄉建信仰場所,更成為訪客與村民交流互動空間,有了另外唯獨的公共屬性。

新廟的外觀的建造形式和新的祈福方式也刷新了居民對此類設施的認知,成為一處備受訪客“矚目”和“議論”的焦點,為民間信仰注入新的活力。

▼整體佈局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軸測圖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剖面圖

財神廟丨鄉村針灸 – 重塑民間信仰空間

項目地點:安徽省六安市

設計時間:2017.3

建成時間:2018.2

面積:20平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