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雙11」 快遞企業都很拼

又是一年“雙11”,根據中國快遞協會的預測,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的快遞處理總量將達到新量級,可能會超過20億件,這必將給快遞企業提出更高要求。11月1日,記者瞭解到,電商備貨已到了最關鍵的階段,不少實體店也開始促銷。城區各大快遞企業同樣早已開始招兵買馬,採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高機械化程度,確保不爆倉。

商家

數十倍地囤貨

距離“雙11”還有好幾天,但在各大購物網站上,促銷信息早已是鋪天蓋地。目前,天貓賣家早就開始大規模備貨,一些熱門商鋪的存貨量是平時的五六十倍,個別熱門商品的存貨量甚至達到平時的百倍。

11月1日上午,記者採訪了銷售嬰幼兒產品的天貓賣家劉茹,她店裡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為“雙11”備貨了。劉茹的店只是普通的網店,平時一天的交易量在60單左右。不過,根據她往年的經驗,“雙11”期間,交易量可能會達到平時的十幾倍,所以必須備下充足的貨物。截至目前,劉茹的備貨工作還沒結束,“從目前的預定情況來看,我囤下的這些貨物,全部賣掉是沒有絲毫問題。”劉茹說。

採訪中,不少網店店主都表示,他們都是提前兩三個月就開始備貨,就等著“雙11”這一天大賣。像一些價格不高,又比較熱門的商品,11月11日當天的銷量可能是平時的百餘倍。

當天,記者瀏覽了幾大電商網站看到,不少商家已陸續推出“雙11”優惠活動。也有部分市民擔心“雙11”的快件發貨速度太慢,已開始提前搶購了。

此外,記者走訪看到,不光電商已啟動“雙11”宣傳。一些大型商場、傢俱城等實體店,同樣開始了“雙11”促銷宣傳,希望可以借這股熱潮,招攬更多顧客。

市民

倆月前就列清單

“雙11”來臨,很多市民也都提前準備,列好購物清單或提前把想要買的物品加入到購物車中,到了那天就開啟血拼模式。

奎文區中央麗景小區的韓玉潔說,早在一個多月前,她就開始在網上搜索起來,需要買的東西太多了,洗面奶加上化妝品,要十幾樣;而且現在正值換季,也該添新衣服了,羽絨服、毛衣、衛衣等,再加上裙子、褲子和鞋子,又得十幾樣。此外,她還想給父母和外甥買些東西。“每天下班吃完飯,就是上網挨個店去看,選出性價比較高的幾個店鋪,把看中的商品型號記下來,等到促銷開始後再一一比對,最終確定買哪個。”韓玉潔說,這個活比上班還累,費眼睛費精神。不過她一般一買就是半年多的用品,假如能淘到性價比高的東西,這一頓辛苦還是很值的。

高新區怡和·四季園築小區的徐卓說,她平時就喜歡網購,家裡大大小小的物品都是從網上買的。因為“雙11”期間優惠力度確實比較大,一些平時不著急用的大件物品都等這一天再買。早在兩個月前,她就開始盤算家裡該買啥東西了,“有些生活耐用品,我們家一買就買一年用的量,為了今年的‘雙11’,我可是攢了4個月的工資,就等著血拼了。”徐卓說。

快遞企業

高薪招聘快遞員

對於“雙11”,壓力最大的其實是快遞企業。記者瞭解到,為防止“雙11”期間出現爆倉,早在三四個月前,城區各大快遞企業和網點就開始招兵買馬,部分快遞企業甚至到外地去招聘,管吃管住待遇優厚。還有部分快遞企業則發動員工的親朋好友,在“雙11”期間臨時過來幫忙分揀快件。

當天,記者查詢各大招聘網站看到,快遞員招聘信息都在顯眼位置,順豐、中通、圓通、申通等多家快遞企業都在網站上懸掛著招聘廣告,部分快遞企業甚至開出5000元—8000元的高額工資。城區一家快遞企業的負責人坦言,快遞員掙的就是辛苦錢,平時的工資在6000元左右,“雙11”期間,業務量成倍增長,只要踏實能幹,過萬元很正常。

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坦言,“雙11”期間快遞員確實很辛苦,而且是連軸轉,因此快遞員招聘非常難。按照往年經驗,“雙11”期間員工人數至少要比平時多兩三倍才能確保不爆倉。這種情況下,只要吃苦耐勞,確保工作中不撂挑子,來就要,不怕應聘的人多,就怕招不夠人。

據悉,為應對快遞員緊缺,一些大型快遞企業提前四五個月就開始儲備快遞員。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應對今年“雙11”,他們招聘了200多名鐘點工,並進行了培訓。

舉措

提高機械化程度

記者瞭解到,最近幾年,儘管一線快遞員的工資在不斷上漲,但招人依舊面臨著不小難度。而這也迫使我市快遞企業不得不努力升級,提高機械化程度,緩解人手緊張的難題。

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沈建文介紹,去年他們增加了15條抽屜式傳送帶、6條伸縮式傳送帶,還引入了自助稱重掃描設備,購買了4臺自助安檢機、數十輛貨車,機械投入達到千萬元。機械化程度提高起到的效果非常明顯,節省了大量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今年,他們再次加大機械投入力度,購置了20輛半掛車,增加了30條傳送帶。

記者瞭解到,伴隨著快遞處理量的不斷增加,我市多數快遞企業都加大了對機械設備的投資力度,快遞行業的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成本壓力。

當天,記者諮詢我市順豐、圓通、中通、申通等快遞公司得知,為提高“雙11”期間的送貨速度,儘可能地讓市民早日收到快件,很多快遞公司都直接和大型電商企業建立溝通渠道,確保快件能順利接送。在末端派送方面,快遞企業則通過加派分揀人手和送件人手,或增加運營車輛,或延長派送時間,避免爆倉,儘快把快件送到市民手中。 本報記者 趙春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