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闖禍怎麼辦?德國爸媽這樣做

孩子逆反闖禍怎麼辦?德國爸媽這樣做

“媽媽,我想要一塊巧克力糖!”孩子大聲叫喊。

“噓,這裡是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說話,會影響到別人的。這星期我們計劃要買的東西已經全在這裡了。”說著,這位德國媽媽指了指購物筐,“如果你有能力為自己買一塊巧克力糖的話,你可以去買,如果沒有,那你就只能放棄了。”孩子眨了眨雙眼,無奈卻順從地跟隨著媽媽去了收銀臺。

這是在德國超市發生的一幕。德國家長習慣於將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德國的孩子們也不像我們的孩子那樣將哭鬧作為自己達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國,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在家裡,都很少出現家長責罵或者孩子哭喊的現象,你能聽到的,只是他們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對話交談。

孩子哭鬧應該怎麼辦?

孩子哭鬧,這對很多家長而言是件很頭疼的事情。不少中國父母採取的辦法是大聲喝止,有的家長則聽之任之,假裝聽不到、看不見,甚至把耳朵塞上。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走過去說:“親愛的寶貝,我可以為你做什麼呢?你需要什麼,我幫你去買。”

然而,上述做法的負面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喝止孩子的哭鬧,給孩子心理造成的傷害不容低估;對孩子的哭鬧不管不顧,孩子的反應是更加使勁地大聲喊叫;而採取順從的做法,孩子從此知道:“我想要什麼,可以通過喊叫來得到。”

在德國人看來,還可以有更好的辦法。首先應該告訴孩子:“喊叫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東西,這是你需要具備的一個重要能力。”其次要告訴孩子:“哭喊需要分清場合和對象。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喊叫。比如一個人在外面,陌生人把你拉走的時候,你需要喊叫,但在正常情況下,尤其是面對父母,喊叫是不合適的。你想要什麼,只要問我就好了,不用大喊大叫。”

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知道喊叫的意義,也知道在哪種情況下不應該喊叫。於是,孩子就會學習到有用的行為,他會知道,要把行為用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這樣才有意義。通過這種行為選擇,他有意識地構建了新的行為模式。孩子長大後,他就會成長為一個能選擇多種行為方式的人,因為他已經學會了什麼行為適合於什麼樣的環境。

其實,德國的教育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戰後流行強制性的教育,家長管教非常嚴格,對孩子設立了很多限制,這個不許、那個不可以,這是非常強權的教育方式,其結果是孩子長大後意識裡全是“必須、壓迫、條例、規則、不允許”這樣的詞彙。他們大都缺少自我價值感,很多事情不敢去做,行為模式僵化。但物極必反,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德國人的教育方式突然反過來:孩子做的都是對的,沒有不對的行為和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家長。於是形成了反強權的教育,結果是孩子長大後沒有規則、約束力,以自我為中心,社會的凝聚力大為下降。

經過戰後至今的反思,德國教育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那就是:用新的方法來教育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行為選擇,讓孩子在不同的情景下選擇不同的行為,通過平等理性的溝通來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