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合并了,地级市县是否也该合并简化?你怎么看?

用户1026936411226


我没事提一下本人的建议,中央政府下辖十个中心城市面积在二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二千万左右,能够辐射这遍区域;(包括什么直辖市、什么副省级城市、还有什么计划单列市这些称呼全都除消),外加三十个省级政府归中央管辖;省级下设县(地级市、区、县级市全都除消);县级下设街道;这样一来就不混乱了、市只有中心市既直辖市归中央管、下面不存在这钟市、哪种市;在一个省级以下砍了几个不是级别的单位,减少了行政人员、也省了工资支出、还能实行政令畅通;再下面就是合村并镇,组成街道统管;


三一二木公1


撒县并市、撤乡并镇十分必要,除了西藏、新疆外,许多省市没心必要设那么多小县小乡。在河北、陕西等省,一个县只有几百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三、五万,或不到十万人,县机构也庞大,财政供养人员太多,增加了财政负担和纳税人负担,完全可以合并。有的县区小,乡镇更小,却乡镇数量不少,如重庆万州辖60余个乡镇,有的乡镇只有十几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左右,而一个乡镇在编人员也有几十到百余人,财政负担有多重,完全可以撤并。撤并县市并乡镇,可以减少层级,减少官员,减少财政负担,增强社会向心力。


平哥191455280


直接省管县,地级市管区但只保留核心区,非核心的区县可以划分。。。

以山东来说:

大济南:历下,历城,市中,槐荫,长清,天桥,就够了。

章丘县,齐河县,莱芜县,平阴县。

大青岛:市南,市北,黃岛,城阳,崂山,即墨。

平度,莱西,胶州,都可以是县。

烟台:

可以分出龙口,莱州为县。

威海:

文登县

滨州:

邹平县

潍坊:奎文区坊子区,寒亭区等。

寿光,高密,诸城昌乐都是县。

枣庄:市中,薛城,台儿庄,峄城。

滕县。

济宁:任城区,兖州区,曲阜。

邹县,嘉祥县,汶上县,

等等


看看说什么


GDP总量是城市规模的重要指标,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GDP是世界最大城市纽约的50%还不到。未来的竞争是大城市的竞争带动大区域的竞争!均衡发展成就的是平庸。地级市县简化合并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举措。

山东省现有的17地市让整个山东除了青岛都是一潭死水默默无闻!山东离江苏经济越拉越远,马上就被浙江赶上,资源整合减少内耗是山东城市走向国际化和大都市化的关键。

东营和滨州合并为滨州市,滨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海之滨,高青县并入,邹平县划给济南。

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岚山区和莒县并入临沂,临沂不仅临近沂水,同时也是占据整个沂蒙山区的依山沿海大城市,不宜再叫临沂,应更名为沂蒙山市。

莱芜、泰安、淄博并入济南,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增强山东省会济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竞争力。

泰安南部的宁阳县、东平县和枣庄市整体并入济宁。

日照市东港区、五莲县、烟台市莱阳、海阳、诸城和高密并入青岛,威海并入烟台,烟台市莱州并入潍坊,潍坊统领发展莱州湾,青岛统领发展胶州湾,烟台统领发展半岛东部沿海。

地级市合并后山东省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沂蒙山、菏泽、聊城、德州、滨州10个地级市。17地市整合为10地市,有利于继续做大做强青岛,培育济南、烟台两个二线城市迈入一线,提高潍坊二线城市排名,有利于滨州、济宁、沂蒙山这3个三线城市跨入二线,带动鲁北鲁南和鲁西南,同时加大对西部3个地级市菏泽、聊城、德州的扶持力度。城市的合并成就的不仅仅是做大城市,更是点燃齐鲁人民奋发向上的梦想和砥砺前行的激情!






江山如画1808


不现实,看起来很美,其实没必要,顺其自然发展就行。

民国早就玩过了,民国初北洋政府搞的是省,道,县三级。国民党北伐后就撤道,只保留省县二级。比如山西省在北洋时期废府设道,有冀宁道,河东道,雁门道。

不过很快没几年南京国民政府又在省下县上加设一级行政督察区,起初按名称能看出来属于临时设置,有便宜行事和监督地方智能。可大家想一想,汉武帝设刺史部起初不也是行使监督职能吗。再看看民国时期的江苏省督察区地图和现代江苏省地级市地图,有什么差别。




再看看台湾,老蒋退到台湾又搞回两级制,省直辖市县。毕竟地盘小了,也管得过来。

可以说国家一旦大了,为了方便管理不可避免的要在省县之间再加一级,特别是中央集权国家。比如俄国的联邦实体有85个,最后普京设立中央直属的8个联邦管区,其职能和民国的督察区几乎一致,所以你懂的。


就算是法国也是这么玩的,早期法国更夸张的96个省,没办法在此之上又设立大区。起初是22个,16年又进一步缩减到13个。包括德国也不过是也只有16个州,州下属也是县市平级,一共十几个。


当然有人说美国,美国有其特殊性就是联邦政体,权力下放较多,具有一定自治功能,所以可以分设很多。

但凡想要搞中央集权,对内的区划管辖必然不会特别多。我国省设三十多个,一个正常大小的省内设十几二十几个地级市也是极限。

比如河南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7个县,要是撤销地级市是要逼疯省府。那有人说多设几个省,把省缩小范围也行。就比如河南加起来一百多个,一分为三到五,至少让省级区划多数十个,这是对国家有什么仇什么怨。


可以说设立地级市是现实需求和客观需要,不是哪位领导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且增设地级市有助于集中区域财政搞城市化,发展中心城市。也确实不利于县级发展,但发展总是伴随牺牲,没有左右逢源的事。

未来也是有机会撤销地级市,就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大量县级区划并入市直辖区,尽可能减小县数量。目前这个可能性在沿海省份可能性最大,人口流入充实城区,使地级市之间兼并和撤县设区。


卧家人


国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对于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很正常。

强烈建议国家合并乡镇虚化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合并县级市、地级市、县,建立强大的县级或大县级机构,实行 中央——省市区级——州县级——乡镇级机构。

省级政府机构控制在50个,可以多设直辖市、划出新的省来完成规划。

县级大县级(地级市)控制在2500个,县级省直管,地级省直管,可以叫州级政府。分大州(地级偏重服务业。州级市)和小州(多个小县级合并而来偏重制造业(州)特色农业(县))。

这样看来中央统辖50个省级行政单位。一个省统辖50个州级行政单位。

乡镇级控制在37500个行政单位。一个县管辖15个乡镇。

通过管理的简化,较少资源的浪费。按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设立新的省、直辖市,州,州级市。

名称的统一

省级=直辖市=特区(港澳)

州级=州级市=州=州级区 副州级=县级=县级市=县

乡级=乡=乡级镇


大国小鲜JAHA


有幸回答这个问题,本人一直研究这个方面问题,有以下思路:

小村(小区)合并设立大村(社区),规模2000~2万常住人口为宜,设立村(社区)居委会,上级派书记,居委会选举主任,加组长(楼长)组成村(社区)居委会,另设各个办事员。

小乡、镇(街道办)合并设立大镇(街区),规模2~20万常住人口为宜,设立镇(街区)政务中心,上级派书记,村委会选主任,加村主任组成镇政务中心办公室,另设各个办事窗口。

小市、县、区合并设立大的市、县、区,规模20万~200万人口为宜,设立市、县、区人民政府,上级派书记,下面选举市长、县长、区长组成人民政府领导班子,下设各个局,然后在镇(街区)派出执法所类机构,在镇(街区)政务中心派出办事员。

调整后全国辖二十余个省级行政区,省辖二十余个市县,市县辖二十余个镇,镇辖二十个左右的村,市县为省直管,区为省会城市辖区。

1、从而真正实现省市镇村四级行政架构,2、通过小县合并政策引导,国家项目扶持一部分中型城市发展,3、通过对省会城市进行产业优化,人员密集产业转移至省内市县,从而减少省会城市人口压力,使省会城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提高市县工业水平,引导人口回流,发展了农村经济,培育了中小城市,完成城镇村一体化,提高城镇化进程。

本人自12年至今经过六年时间,对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进地貌地形,生态资源,经济种类,人口组成,城市建设,发展潜力,交通方面进行查看了解,才总结出来这样的结论。


胡杨树770


把城市做大才是发展之道,把市和乡做大,取消省和县,三千万以上人口的市,五十万以上人口的乡,一万以上人口的村,中央-市-乡-村。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合为新乡市。洛阳,三门峡,济源,运城,晋城合为洛阳市。郑州,开封,商丘合为开封市。许昌,漯河,平顶山,周口合为许昌市。驻马店,南阳,信阳合为中京市


慧通万亿教育


建议取消地级市,取消乡镇人民政府,中央管省政府。省政府感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管村组织或街道组织。现在的交通,通信,管理都已经很发达了,中央都能够随时管理联络到村组织群众了,所以继续设立地级市,乡镇都没有必要了。


大智星


在全国范围内,乡镇合并与兼并已经成形;当然,作为乡镇合并也是有利有弊:从长远来看其有利之处主要有:

一是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物力、集中建设,避免重复投入建设;二是镇域人口规模增加,避免了小城镇建设各自为政,规模小,布局分散(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弊端与浪费;三是促进企业和个人向中心镇集中,进一步强化了中心镇的中心作用;我国基层税收所在地原则和企业归当地政府分级方便国家税收;四是区划调整和中心镇的重新选择,使布局更趋合理;调整中一般综合考虑了历史、区位、各小城镇实力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合理性。有利于综合征发展和重点发展;

但是也有弊端:其主要㢢端就是费时费力;而且有不少人不理解导致合并困难;总之,从大局出发还是以支持为主的好势头;

不过,从乡镇合并的实际状况看,虽然走了合并的路子,但困难不少,阻力也不可忽视;如果把这样的经验用来进行地级市之间的合并会怎么样?

乡镇合并与地级市之间的合并不同:乡镇合并是全国进行全面推开,势在必行;而地级市之间的合并是少数地级市之间的亊情;并带有选择性;同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平衡性与可行性;尤其涉及到“权力”与“势力范围”争夺矛盾……

当然,只要上面有规定或指标,虽然矛盾多一点,阻力大一点,但也一定能推行下去,也一定会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