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部队的表现可圈可点,给对手的航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战后,德国研发的209型和214型常规潜艇也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宠儿,全球十几个国家都先后装备过。从表面上看,德国潜艇的发展之路似乎顺风顺水。可事实上,在光鲜外表下,德国人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而且是“连战连败”,201型与202型两款常规潜艇就是妥妥的“黑历史”。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德国海军所装备的潜艇是打捞后翻新的沉船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威廉·鲍勃”号测试潜艇原本也是一艘沉船

上个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海军成立,标志着德国海上力量迈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德国海军获得了新生,可不少装备都是二手货,尤其是潜艇部队使用的两艘潜艇,更是从海底打捞上的沉船(德国战败后被水兵自沉海底)。很显然,老旧的二战潜艇无法满足西德海军的需求,自行建造新型潜艇迫在眉睫。为了对新研发的声呐、罗盘、鱼雷发射系统等设备进行试验,西德又打捞了一艘被自沉的潜艇,用来改装成测试潜艇。现在想想,当时的西德潜艇部队还真是挺惨的,仅有的三艘潜艇都是“沉船再利用”。这种情况下,西德海军自然对新潜艇寄予厚望。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201型常规潜艇的首艇被赋予了U1的编号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航行中的U1潜艇

当新设备完成测试后,西德开始着手打造战后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潜艇——201型常规潜艇。从型号就能看出,该型潜艇是209型和214型潜艇的老祖宗。201型潜艇是一种近海小型潜艇,排水量只有400多吨。第一艘服役的该型潜艇被赋予了U1的编号,标志着令人胆寒的“U艇部队”重获新生,从中不难看出德军潜艇部队的雄心壮志。值得一提的是,201型潜艇的艇体采用了当时西德最新研发的非磁性合金。与传统的磁性钢材相比,新材料免去了许多维护保养上的麻烦,能够显著提升潜艇的出动效率。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工艺上的不成熟,新材料很快就发生了金属疲劳现象,201型潜艇的艇体甚至出现了裂缝。无奈之下,西德海军只好提前退役201型潜艇。这对于西德潜艇的研发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与201型潜艇相比,202型的排水量更小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202型潜艇的下水仪式

201型潜艇失败后,西德决定暂时放弃新材料的使用,重新使用传统钢材建造潜艇,这就是202型。与前辈一样,202型潜艇同样是近海小型潜艇,而且它比201型的排水量还要小,只有100吨,艇员仅6人。按照原定计划,202型潜艇将会担任近海巡逻与侦察工作。但是,由于潜艇的排水量太小,造成适航性与人机功效非常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海军相关部门判定,202型潜艇未达到预期目标,不能进入军队服役。很快,两艘试制的202型潜艇就被遗弃了,而建造潜艇所花费的数千万马克也付之东流。西德海军战后对于潜艇的第二次尝试又失败了。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国际军火市场的宠儿——209型潜艇(上)与214型潜艇(下)

德国潜艇“黑历史”:远不及前辈的两个型号!

作为战后西德海军中昙花一现的两款潜艇,201型与202型虽然失败了,但也锻炼了德国潜艇的设计团队。在成功设计了205型和206型两款潜艇后,德国潜艇再次重回巅峰,打造出西方国家中外销量最大的209型常规潜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便是像德国这样的老牌工业强国,在设计、研发潜艇时也走过弯路。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断进取,建造出一代经典不过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