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狂歡北上資金卻淨流出7.6億,機構稱外資流入趨勢未變

10月22日,受多重利好消息鼓舞,上證綜指高開高走,終於迎來久違的大漲。

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大漲4.09%,報2654.88點,創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深證成指漲4.89%,報7748.82點;創業板指漲5.20%,報1314.94點。

從成交量方面看,兩市合計成交4220.2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2870.11億元,大幅增加1350.18億元,增幅高達4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大漲的同時,滬深港通的北向資金卻在淨流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滬股通淨流出9.68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06億元,合計淨流出7.62億元。

A股狂歡北上資金卻淨流出7.6億,機構稱外資流入趨勢未變

從個股來看,恆瑞醫藥(600276)成為北向資金拋售最多的對象,22日合計淨流出7.84億元。海康威視(002415)也被拋售5.11億元,位列第二。還有海螺水泥(600585)、貴州茅臺(600519)、三花智控(002050)、中國平安(601318)、中國石化(600028)也被北向資金拋售。

A股狂歡北上資金卻淨流出7.6億,機構稱外資流入趨勢未變

10月19日,國務院及一行兩會領導集體談股市。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要求“一行兩會”及其他部門,落實的力度要大一點,責任心要強一點,敢於擔當,快速行動,切實推出一些具體政策,推動股市健康發展。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稱,將採取三項舉措維穩股市,穩妥處理股權質押風險,加大險資入市力度。證監會主席劉士餘也提出六大措施提振市場信心,鼓勵各類基金幫助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困境。

金融監管高層罕見集體談股市,帶動市場情緒迅速回暖,北上資金也大幅流入A股。截至10月19日收盤時,北向資金全天合計流入43.23億元,其中滬港通淨流入34.49億元,深港通淨流入8.73億元。

回顧10月份,由於內地的國慶節假期以及香港的重陽節假期,滬深港通僅有10個交易日。北向資金一直整體呈現淨流出狀態,截至10月22日,滬深港通合計淨流出151.46億元。其中僅有10月19日及10月12日北向資金出現淨流入,分別為43.23億元及10.73億元。

A股狂歡北上資金卻淨流出7.6億,機構稱外資流入趨勢未變

這與2018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流入的狀況大相徑庭。

2018年,A股進一步向國際投資者敞開大門。從5月起,滬深港通每日的額度擴大4倍;6月,A股成功加入MSCI;9月,富時羅素指數公司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系列。這些舉措為A股帶來了大筆增量資金。

2018年前8個月,除2月北向資金淨流入為-26.29億元,其餘月份均為正向的淨流入。且在第二季度,4月份通過滬深股通淨流入的北上資金在3月的97.13億元的基礎上,驟增至386.5億元,5月A股納入MSCI當月的淨流入規模更是達到508.51億元。

6月、7月、8月,北上資金通過滬股通、深股通淨流入規模仍保持穩定規模,分別為284.92億元、284.76億元、354.53億元。

不過,在MSCI將A股納入權重比例正式提升後,9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已跌破200億,僅175.79億元,創下近半年新低。而進入10月後,北上資金更是持續淨流出。

A股狂歡北上資金卻淨流出7.6億,機構稱外資流入趨勢未變

對於這種現象,長城證券策略團隊認為,近期外資持續淨流出的情況類似於2018年2月,主要由外部因素持續擾動引起(美債收益率上行、美股大跌等),市場恐慌情緒上升使得全球風險資產承壓,新興市場資金面臨外流。另一方面國內恐慌情緒也在逐漸積累(經濟下行壓力,匯率貶值等),A股市場出現明顯調整。

但從中長期來看,該機構認為,外資流入趨勢未變,A股估值仍具吸引力。儘管外資短期出現淨流出,從中長期來看,A股的低估值和成長性在全球範圍仍然具有較大吸引力。只要國內經濟沒有出現明顯下滑、國內改革不斷推進,預計未來海外資金對國內市場的風險偏好將會逐漸修復。

長城證券表示,疊加目前外資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仍較低,未來外資持續流入A股的大趨勢未發生改變。在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持續擾動的背景下,外資有望成為提振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力量。A股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滬倫通開通、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以及MSCI提高納入比例等事件成為利好外資流入的共振因素。

板塊方面,長城證券認為,A股國際化加速過程中市場風格逐漸趨於價值博弈,從長線資金偏好及政策利好受益角度,關注金融板塊的配置價值,其中重點關注估值優勢顯著的銀行。消費板塊亦是外資等長線資金的偏好方向,政策層面意在激發居民消費潛力,關注前期補跌到位、業績確定性較強且具有抗週期特徵的大眾消費行業。此外,考慮到MSCI計劃納入部分創業板和中盤股,自下而上角度挖掘估值業績匹配的科技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