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小孩才分對錯,成人只看利弊”這句話用在崔永元身上恰到好處。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當一個知名度最高的節目主持人是最有利自己的;

當一個轉基因危害的調查人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當一個教書育人的大學教授是最有利自己的;當一個娛樂圈紀委,揭露娛樂圈偷稅漏稅的窩案是吃力不討好的。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做一個普通老百姓,是知足常樂;當一個舉報人,去舉報以權謀私,是自找麻煩。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可是在小孩的世界裡,調查轉基因危害,舉報偷稅漏稅,以權謀私,這些事情都是對的。只顧自己是錯的。這是他們的榜樣。

因為人除了利己,還要利他。

崔永元就是那個孩子,他不願長大,不看利弊,只想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是與非,對與錯。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自我成人以來。所見的一切全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這句話源自獨立作家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今年是獨立作家王小波逝世二十週年,他是迄今為止獲得最多讚譽和追捧的獨立作家,用詼諧,幽默,自嘲的筆調說著接地氣的故事和道理。是年輕人心中的精神偶像。是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

社會學家李銀河說:他是一位浪漫騎士,一位行吟詩人,一位自由思想者。

《沉默的大多數》是一本教人明辨是非的雜文集,人到中年的王小波,想要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沉默的大多數自序裡有這樣一段話: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情也讓你遇不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崔永元是這個時代少數醒著的人,而我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王小波說:有一件事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們可以在沉默和話語兩種文化中選擇。

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群體,就是沉默的大多數,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有機會說話,還有人有些隱情不便說話,還有一些人,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

在如今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然而沉默的大多數依舊存在。功利世俗的社會,沉默大多數演變成了三類人群.

我們都曾是老實人“傻根”

2004年,一部電影天下無賊,讓許多人記住一個老實人“傻根”

在一列火車上,王寶強飾演的傻根,揣著辛苦打工賺的六萬塊,滿心歡喜的踏上歸家之旅。

但是卻被火車上的兩波賊給惦記上了,相信天下無賊的傻根,卻渾然不知。

劉德華飾演的王薄和劉若英飾演的王利,是一對賊夫妻,亡命鴛鴦。他們兩對傻根的傻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跟傻根有過一面之緣的王利,被他的老實質樸所打動。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王薄卻覺得這種傻很可笑,想給傻根上一課。他對王麗說:

“他憑什麼不設防?憑什麼不能受到傷害?憑什麼?是因為他單純嗎?他傻,你為什麼要讓他傻到底?生活要求他必須聰明起來。作為一個人,你不讓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騙。什麼叫做大惡,欺騙就是大惡。”

然而當得知妻子王利懷孕,自己要當父親的時候,王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夫妻兩和車上另一波心狠手辣的賊展開了博弈,最後王薄用生命守住了傻根心中天下無賊的夢,讓他繼續傻下去。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我們每個人都曾是老實的傻根,踏踏實實工作,規規矩矩生活,對這個社會釋放著善意,不曾設防。安守本分。

沉默的大多數里有一句有趣的話:質樸的人們假如能把自己不理解的事情,看做是與己無關的事情那就好了。

後來我們是沉默的精明人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說:傻有可能成為一種威懾,假如鄉下一位農婦養了五個傻兒子,既不會講理,又不懂王法,就會和人打架,這家人就得點便宜。聰明人也能看到這種便宜,而且裝傻誰不會呢—所以裝傻就成為一種風氣。

現實生活中的王寶強,9歲時候看了電影少林寺,就跑去少林寺習武,15歲懷揣著演員夢,隻身來到北京,吃盡苦頭,演替身,跑龍套,做群演。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他珍惜每一個拍戲的機會,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才有了自己當主角的第一部戲盲井,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一步步走到今天,成為影視圈大腕。

這時候的他還是那個認真的傻根,對身邊人不設防,無條件信任。

有時候,你對別人的信任,會成為別人傷害你的利器。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真實的生活裡,沒有那麼多好心的賊。他所有的努力成果被身邊最親近的兩個人竊取了。當傻根反應過來後,發現自己連打官司的錢都沒有了。他的妻子和經紀人都覺得老實人會妥協,可以壓榨,卻不曾想,老實人被逼急了。他放下了臉面,把自己的家醜放到了網上,後來有了網絡輿論和律師的幫助,最後宋喆入獄了,老實人贏了。傻根也開始裝傻了,學會了提防,不再輕易信任人了。

這個不待見老實人的社會里,又多了一個沉默的精明人。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不知何時開始,老實人變成一個貶義詞。

身邊的長輩告訴你:做人不能太老實,要精明。

身邊的男性朋友告訴你:不要做老實人,看著傻乎乎的。

身邊的女性朋友也說;談戀愛找高富帥,老實人只適合結婚。

職場雞湯裡充斥著精緻的成功人設,老實人成了底端鄙視鏈。

老實人成了計劃中的備份選擇。然後我們自己告訴自己,不要做老實人,出來混受欺負。

真正的傻根消失了,他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喜劇,我們都學會了裝傻。

做一個醒著的中年人


沉默的大多數里一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

“中亞古國花刺子模有一古怪風俗,凡是給君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提升,給君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喂老虎。於是將帥出征在外,凡麾下將士有功,就派他們給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們得到提升;有罪則派去送壞消息,順便給國王的老虎送去食物。

花刺子模的君王有一種近似天真的品性,以為獎勵帶來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勵好消息的到來,處死帶來壞消息的人就能杜絕壞消息。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假設我們生活在花刺子模,是一名敬業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的籠子裡。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為傳輸了壞消息。

花刺子模的信使早晚會變得滑頭起來,這是因為人對自己的處境有適應能力。”

現實生活裡,在切身利益問題上。報喜不報憂是兩全其美的選擇。既保全了自己,又取悅了他人,不失為明智之舉。

世俗的社會里。敬業的信使,最終都會從一個老實人變成一個精明人。學會明哲保身。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當下的社會,中年人三個字很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艱辛,職場的的危機就已經壓的喘不過氣。還得面對網上各種中年危機,中年油膩,猥瑣的嘲諷。

孩子計較對與錯,中年人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在社會的是與非面前,早已是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說:"人要永遠做小孩雖然辦不到,但是想要保持沉默是能辦到的。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裡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的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中年人的崩潰是靜悄悄的,中年人的精明也是靜悄悄的。只有崔永元這個中年人,一直做著小孩的事情。他是那個情願面對老虎的信使。

做一個知名的主持人不好嗎;做一個沉默的中年人不好嗎。他偏偏選擇做一個一直醒著的中年人。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讓他不吐不快,老紅軍的傳承告訴他,你不能退。

放棄做一個知名主持人,去異國他鄉調查轉基因的危害,承受著方舟子和司馬三忌(這類在國內撈錢,國外享受的假鬥士)的詆譭謾罵,面對利益集團的威逼利誘,他沒有退。

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用一紙陰陽合同戳破了娛樂圈偷稅漏稅的利益鏈條,面對死亡威脅,他沒有退。

面對官商勾結,面對不公正對待,直接實名舉報,他沒有退。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微博是明星大V的發聲地,面對微博的封禁,他在今日頭條繼續著戰鬥,他沒有退。

短短几天時間,就得到了700多萬人的關注,這700多萬人是沉默的大多數里的一部分,他們是不在話語圈裡的小人物,卻關注著這個為老百姓發聲的中年人,擔心他的安危,怕他鬥不過吃人的老虎。


崔永元身上的孩子氣,我們給弄丟了



王小波說:一個社會里,中年人要負很重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只顧自己。

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中年人,是件不易的事情。

他還是那個實話實說的小崔,只是我們都學會了沉默是金。

關注路人蟻,週末一起讀書,分享財經商業故事。今天給大家安利一本書-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