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爲徒勞

10月14日上午,杭州錢江四橋附近的錢塘江水域發現一具浮屍,經家屬辨認,確認為失聯的浙江大學博士生侯某某的遺體。

失聯浙大博士找到了,遺憾的是,找到的只有遺體。

在網傳的侯某的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中,寫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歡,也不太適合這個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裝,也不願再撒謊,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難。”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聽一個媽媽說:

女兒畢業一年了,可是最近又失業在家,這是她畢業後第三次失業。

女兒以前不是這樣的,學生時代,成績一直相當優秀,從小就給她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也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生。由於成績突出學校直接保送了名牌大學。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大學期間也拿過不少獎學金,還經常在班會上發表演講。可是工作和上學的確不同!

據這個姑娘的領導反映:她工作態度懶撒,做事不主動不說,安排的本職工作還總是拖拖拉拉,而且還接受不了批評,一說就發脾氣走人。

這個在眾多人眼中優秀的姑娘,但怎麼一下子就變成這樣了呢?”

其實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變糟糕的。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這女孩身上,肯定有些糟糕的特質,比如不善與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責任心差……只是在大學畢業前,這些統統都被成績掩蓋了。

所以家長們要知道孩子不是健康成長不生病就可以的,你還要教他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兩歲時,除了給她做花樣早餐、教她學英語單詞,更要教她要懂規矩有禮貌,她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見到長輩不問好……五歲時,學書法學鋼琴學跆拳道,卻沒有教她怎麼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十歲時,不要只關注她有沒有考優秀被表揚,而是要告訴他尊師重道。十五歲時,全心都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卻忘了告訴孩子如何讓內心強大……二十歲時,擔心孩子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卻沒有告訴他人性複雜、世道艱難,要努力吃苦。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於是畢業後她出個差加個班就叫苦連天,面對同事的排擠孤立、明爭暗鬥。

於是社會這艘船,她剛上就沉了,有些事對別人來說是毛毛雨,也許她那裡就是狂風暴雨。

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最終標準並且是綜合性的。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其實每個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總歸要離開自己,走上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真的愛他,就該在他離開你之前,教會他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你對他的最大幫助和保護。

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並且需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為孩子提供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

孩子不僅是家庭的成員,也是社會的一員,他們長大後要與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和諧地生活、工作。

讓孩子從小多接觸社會,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他們和從事不同職業的人溝通、合作。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所以大可延伸認為,即便孩子收到多麼精彩的學校教育,無法再社會和生活中融合,那麼教育都是徒勞的!

要記得,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作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榮譽。


浙大博士跳江自殺:別讓孩子在學校受的教育成為徒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