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長沙小學生,每年要去工廠學一次工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織機街133號的故事》連載(16)

文 | 阿信

上學學工,是我們好喜歡的事,因為可以不上課,沒有家庭作業。我小學的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各學了一次工。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三年級的學工,是在教室擇豬毛,將黑白豬毛分撿開來。活兒不重,也無危險,適合低年級學生做,唯一不受我們歡迎的是豬毛有氣味。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四年級的學工,是做開口銷。這是一種金屬栓子。第一道工序是用一把很大的剪刀將半圓形鐵絲剪成一節一節的;第二道工序是將鐵絲彎曲,讓兩端半園形靠攏,形成一個園杆,鐵絲中間部位形成一個圓圈。這樣,一個開口銷就做成了。這個活不重,的確適合小學生做。但危險工序在剪鐵絲。剪刀很鋒利,一個把柄固定在桌上,一個把柄很長,作為活動柄。這個工序由二人負責配合完成,一人負責往剪刀裡伸進鐵絲,一人負責壓剪刀的活動把柄,將鐵絲剪斷。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那天,同學周國勝負責將鐵絲伸進剪刀,不記得是哪個同學負責壓活動柄。在一根鐵絲剪到末端時,周國勝的右手靠近了剪刀口,壓柄的同學沒有注意,使勁往下一壓,把周國勝右手掌的下部給剪開了!周國勝當即嚎啕大哭。老師立即把他送到省人民醫院,縫了好幾針。從此,學校取消了這個學工項目。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五年級的學工,是去長沙東風紙箱廠勞動。那時的長沙,芙蓉路還沒有修建,它還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京廣鐵路。鐵路與人民路交叉處,修有一座橋,叫工農橋。在工農橋的東北角,有一個工廠,叫長沙東風紙箱廠,專門生產包裝紙箱。我們就是在這裡搞了為期一週的學工勞動。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每天早上,我們按照上學的時間8點來到學校,然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整隊步行到東風紙箱廠。從織機街到工農橋正常速度也就20分鐘的樣子,沿途經過都正街、古稻田、天心閣、建湘南路。大概8點半,我們就在車間幹活了。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工廠根據我們都才12、3歲大小的實際,把我們分配到體力活不重的成品車間,做些粘粘合合、折摺疊疊、搬搬運運的事,沒有叫我們與機器設備打交道,沒有叫我們去環境惡劣的車間。我記得有個車間充滿了濃濃的、刺鼻的膠水氣味,我們在門口路過都感覺難受。工人師傅在裡面全是戴帶口罩。還有個車間裡面充滿了紙屑灰塵。工人師傅身上一層紙屑灰塵,在裡面也是全戴著口罩。

以前的长沙小学生,每年要去工厂学一次工

車間主任把我們三三二二地分成若干組,每個組明確一個師傅帶。就這樣,我們在這裡勞動了6天。

最後一天,歐陽老師帶我們從工廠出來,在坪裡,我撿了一個小石頭作紀念,還給歐陽老師看了看。她領會我的意思,笑著點了點頭。

未完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