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真正的学霸是什么样呢?难坚持的计划对他们来说,是日常生活,不用勉强不用助推。自律,早就深入骨髓、成为习惯。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最近一位大一学霸刷屏了:目前就读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 John 录制了一条视频,为大家分享他的一天规划,看完是大写的服!

上课、读书、早睡……有目标懂自律,同样是24小时,来看看优秀的人是怎么过一天的?

划重点!!!

John每天晚上10:00上床,睡9个小时,7:00起床;

一天中最累的时候,John的休息方式是做线性代数;

作为世界顶尖教育院校的学霸,John觉得现在包括哈佛在内的教育系统其实是一团糟;

虽然是计算机系学生,但John会花时间在文化学习上。成为一个好的程序员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学校的意义就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说,“我们怎么寻求幸福”,答案就是“有意义的生活”。

怎么是有意义的生活?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你要为你的整个人生设立一个目标,然后围绕整个目标把人生分为几个结构。然后你的人生就是一个享受其中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在优秀的学校并不代表你能成为优秀的人,想要收获有意义的生活,就必须:有目标,懂自律。

这些高手的勤奋和自律,不需要额外的补贴,不需要意志力的调动,不需要去晒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动,更不需要自我说服和强迫。

他们的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持续、稳定、没有磕绊,自然而然......

想必,这就是高手和庸者的分水岭。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反观大部分中等生的状态,常常是节奏落差极大,想必也对应他们的心境,有时云中漫步,悠然南山,有时又鸡血满格,踌躇满怀。

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吧?

总是游走于热血沸腾和得过且过之间。

镜中的小肚腩,让你懊恼似火,发了毒誓,下了KEEP,朋友圈晒了3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狭窄的知识面,让你自惭形秽,花了重金,购书一堆,半年过去,折页永远停留在序言......

爸妈的唠叨督促,你早就受够了,有模有样定下目标,踌躇满志要完成爸妈对自己的期望,4个小时的满电状态后,你感到身心俱疲,好吧,吃两把鸡,补偿一下......

多少人不都这样吗?挫折之后,狂虐自己两把,只消风声刚过,便云淡山青

这种场景,一味上演,犹如推巨石的西西弗斯,嘿咻嘿咻的推上去,哗啦哗啦的滚下来,无限循环,永无止境。

而很多人,却又长满了野心,想靠这点激情澎湃,就去兑换人生顶点,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不仅是学习圈,在商界更是如此,这种持续性自律简直就是标配。

看看李嘉诚,无论几点睡觉,清晨5点59分必起;然后读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去办公室工作,一气呵成,延绵一生;

乔布斯,更不用说,年轻时就开始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自律的像个瑞士钟表;

中国企业家明星,雷军,更是持续性劳模,但他还总是一山望着那山高。

一次,他去访问韩国三星集团,谈及首尔高峰期堵车,三星几个副总裁都很木然,表示无感。

追问后才得知,这几个副总裁几十年来,都是早上六点到公司,晚上十点回家,经常见识首尔的夜景,却罕见首尔的熙熙攘攘。

雷军也被雷了,感慨到:真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所以,这个世界可怕的是什么?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更自律。

那么,这个世界最可怕又是什么?

这些优秀而勤奋的人,还总觉得对自己下手太轻,自己勤奋的级别太低。

也许你会质疑,说那些大人物,之所以勤奋,是因为在那位置上,是不得已的事。

我觉得应该反过来看:正是因为他们自觉而持续的勤奋,才能将他们送到那个位置上。

所以,如果你为学生,家境平平,那么持续性的自律和勤奋,就是你不多的出路之一。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我知道你想说啥:“什么过劳死,什么学习和玩乐的平衡”。

我只想回答两点:

一是就多数人的勤奋程度而言,根本还配不上“过劳死”这么光荣的称号;

二是人生就是一场选择,你选择了安逸,就别去逼逼自己的平庸。

想起电影《霸王别姬》一个桥段:

小癞子带着小豆子看名角儿唱戏,他满眼仰慕地问:

“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个角儿啊?”

师傅说:“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致不想学习的高中生:学霸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