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山东地区农作物病虫预报

根据病虫基数、天气预报、作物长势及天敌等情况,结合历史资料,经充分会商,对下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做如下预报: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预报

(一)重大病虫

1、二点委夜蛾:2级,部分管理粗放地块发生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380万亩。

2、三代粘虫:2级,局部地区有暴发可能,预计发生面积400万亩。

3、秋季东亚飞蝗:整体发生程度2级,沿渤海蝗区局部3级,潍坊峡山蝗区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预计发生面积约220万亩,达标面积约110万亩。出土始期在7月中旬,出土盛期为7月下旬~8月上旬,三龄蝗蝻盛期为8月中下旬。

(二)玉米病虫

玉米中后期病虫总体中等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5亿亩次。主要有二、三代玉米螟、玉米穗虫、玉米蚜、三代粘虫、玉米叶斑类病害、玉米锈病等。

1、二代玉米螟:2级,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

2、玉米穗虫:3级,预计发生面积2400万亩,主要为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和高粱条螟等。

3、玉米蚜: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1200万亩。

4、玉米红蜘蛛:1级,局部2级,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

5、玉米叶斑类病害:玉米褐斑病3级,预计发生面积1000万亩;玉米小斑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700万亩;玉米弯孢霉叶斑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900万亩;玉米大斑病1级,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

6、玉米锈病: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1100万亩。

7、玉米顶腐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350万亩。

8、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1级。

9、玉米其他病虫:棉铃虫、蜗牛、大螟、玉米茎基腐在玉米上危害呈加重趋势。

(三)棉花病虫

1、三代棉铃虫:鲁西北棉区、鲁西南棉区和鲁北棉区西部3级,其他棉区2级,预计发生面积230万亩。发生期常年偏早约2~3天,与去年基本持平:二代成虫盛期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初,7月15日前后各棉区将陆续进入三代卵盛期,主要棉区三代卵峰日:鲁西南棉区在7月22日前后,其它棉区在7月25日前后。四代棉铃虫:1级,发生面积130万亩。

2、棉花其他病虫:棉田烟粉虱2级,鲁西北和鲁西南棉区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210万亩;棉盲蝽2级,预计发生面积160万亩;棉花蓟马2级,局部3级;棉伏蚜2级,预计发生面积160万亩;棉叶螨1级,局部2级,预计发生面积为110万亩;棉铃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生理性早衰1级,局部2级,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80万亩、55万亩、60万亩、50万亩。

(四)甜菜夜蛾

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田综合发生程度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700万亩。

(五)水稻病虫

1、稻飞虱: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

2、稻纵卷叶螟:2级,预计发生面积75万亩。

3、二化螟:3级,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

4、水稻纹枯病:3级,局部4级,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

5、稻瘟病:3级,预计发生面积70万亩。

(六)油料作物病虫

1、花生叶斑病:3级,局部4级,预计发生面积800万亩。

2、地下害虫: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570万亩。

3、花生棉铃虫:2级,鲁西南、鲁南、鲁中3级,预计发生面积440万亩。

4、根部病害:主要是茎基腐、白绢、根腐及根结线虫等病,发生程度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260万亩。

5、花生疮痂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

6、大豆蚜虫、食心虫、豆荚螟、棉铃虫、霜霉病、红蜘蛛:2级,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50万亩、40万亩、30万亩、60万亩、20万亩、20万亩。

(七)露地蔬菜病虫

1、病害

(1)黄瓜霜霉病:3级,局部4级;黄瓜细菌性角斑病:2级,局部3级。

(2)番茄早、晚疫病:2级,局部3级;番茄、辣椒病毒病:2级,局部3级。

(3)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2级,局部3级; 大白菜病毒病:1级,局部2级。

(4)瓜类白粉病:2级,局部3级;瓜类枯萎病:1级,局部2级。

2、虫害

菜蚜:3级,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美洲斑潜蝇:2级,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菜青虫: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270万亩;小菜蛾:2级,局部地区3级,预计发生面积为190万亩。在甘蓝、花椰菜上发生较重;茄果棉铃虫:3级,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烟粉虱:2级,局部3级;蔬菜红蜘蛛:2级;葱蓟马:发生普遍,危害加重。

(八)果树病虫

下半年果树病虫整体中等发生,其中:病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100万亩;虫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0万亩。

1、病害

(1)苹果病害:枝干轮纹病:3级,预计发生面积210万亩;褐斑病:2级,鲁中3级,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腐烂病、斑点落叶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230万亩、240万亩;黑点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50万亩,主要在套袋苹果上发生。

(2)葡萄病害:霜霉病:3级,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白腐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黑痘病:2级,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

(3)梨病害:黑星病:2级,局部3级,预计发生面积30万亩;轮纹病:2级,局部3级。

2、虫害

苹果黄蚜:3级,预计发生面积360万亩;苹果叶螨、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梨木虱:2级,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280万亩、170万亩、130万亩、30万亩。

二、预报依据

(一)气象条件

1、气象预报:今年盛夏(7-8月)我省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秋季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少,气温较常年略偏高。

2、气象分析:7月下旬~8月上中旬,我省降水偏多,有利于外地粘虫迁入、产卵孵化和幼虫存活;同时,降水偏多,气温偏高,田间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条件对病害发生较为有利,对虫害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二)病虫基数

1、二点委夜蛾:一代成虫见蛾早,灯诱成虫基数较高。截止6月12日,各监测点累计诱蛾量明显高于去年。

管理粗放、覆盖物较多的地块二代幼虫虫量高于去年,各地调查情况:济南济阳虫田率14%,平均被害株率8.15%,最高22%,平均单株有虫8头,最高12头;滨州虫田率在2~5%左右,有虫地块虫株率1~4%,重的6%以上,有虫地块平均单株有虫0.2~4头,重的可达2~6头;济宁部分地块百株有虫10~30头,被害株率1~3%;菏泽有虫地块一般每平方米0.05~0.3头,发生重的地块每平方米1~3头;东营夏播玉米田平均被害株率1%,危害重的地块被害株率20%以上。

2、粘虫:二代幼虫发生轻于去年同期。各市平均百株虫量大多在6头以下,济南、潍坊、临沂平均百株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0头、15头、10.5头,最高百株虫量25头。近期调查,各类作物加权平均残虫0.45头,比去年减少11.76%。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通报,近期东北地区二代幼虫发生普遍,田间虫量高于近三年,并且局部有高密度虫量地块出现。

3、东亚飞蝗:残蝗面积160.75万亩,较去年减少46.75万亩。残蝗平均密度(>6头/亩)为5.63头/亩,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明显低于历年平均(11.73头/亩,2004年以来平均),最高密度108头/亩。残蝗面积6~10头/亩的139.14万亩,11~30头/亩的18.66万亩,31~100头/亩的2.9万亩,高于100头/亩的0.05万亩。6~10头/亩和11~30头/亩的夏残蝗面积较去年明显减少,说明夏残蝗分布的普遍率降低。

4、玉米螟:平均被害株率6%,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最高被害株率33%。一代成虫灯诱情况: 泰安、莱芜、济南、淄博等地蛾量较高,累计诱蛾分别为:1374头、1239头、853头、402头,其它地方多在250头以下。

5、棉铃虫:(1)二代残虫量:据各监测点7月初调查,棉田平均亩残虫量为34头,低于历年平均(57.7头,注:2000年以来的平均值)和去年同期(54头)。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田总残虫量较常年偏低37.9%。(2)发育进度调查:截止到7月上旬,二代幼虫平均发育进度为:一龄幼虫占3.42%、二龄幼虫占19.42%、三龄幼虫占27.16%、四龄幼虫占28.55%、五龄幼虫占18.61%、六龄幼虫占2.84%,发育进度较去年和常年略偏早。

(三)作物生长

2018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5645万亩,目前春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至抽穗扬花期,直播夏玉米处在苗期至拔节期,苗情生长良好,田间地头杂草多,适宜粘虫的发生危害。目前,棉花长势良好,利于棉铃虫落卵危害,并且,随着棉花进入生长后期,抗虫棉的抗虫性能有所减弱,也有利于棉铃虫发生和危害。蝗区植被长势较好,食料充足,有利于秋蝗发生。

(四)耕作方式

大部分农田采取浅耕免耕、轻简栽培和秸秆还田耕作方式,不仅为害虫特别是二点委夜蛾、粘虫、棉铃虫等提供了栖息场所,也增加了病害菌源基数,对多种病虫害发生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