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前言

本人在一家省級電視臺當過一段時間的政法節目專題節目記者(編導),利用職務之便(這詞怎麼跟受賄罪的構成詞相同),得到公安、法院、檢察院的首肯,採訪到一些惡性案件,與疑犯等在看守所裡面對面溝通,紀錄了一些反社會人格者的言行舉止。這些年採訪過弒母者、溺兒母、碎屍者。不做記者好多年了,就將這些故事變成文字,與大家分享,大家不要獵奇(不獵奇才怪),透過故事,透析案件的成因,唏噓撕裂的人性。

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建寧偏於三明一角(圖自網絡)

第一個故事 未成年弒母者

案件大約發生在2001年左右,福建省建寧縣,一個毗鄰江西的人口約為十幾萬的小縣,隸屬於三明市。縣城小到鬧市區走到郊區只需10分鐘左右。

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圖自網絡)

案發地點為三層自建房,福建常見的榴房,每戶每層兩間,一樓間為客廳,後間為廚房兼餐廳,中間為樓梯間,水泥樓梯下用牆封住,留一木門,作儲藏間用。注意這間儲藏間,是藏屍地點。

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案發樓梯儲藏間與圖片類似 但本圖片非案發現場 圖自網絡)

這家由嗜酒的丈夫、夫妻關係不睦的妻子和已滿14歲的叛逆少年組成。


案情很簡單。丈夫出去喝酒幾日未歸。兒子與同學打遊戲花完錢後,想跟母親要點,但知母親不會給,就跟同學琢磨出一個辦法,把母親殺掉,搜出錢去打遊戲,計劃很詳盡,怎麼藏屍都想好了,藏到樓梯下的儲藏間,反正好多天都不會開儲藏間。

計劃實施了,少年用錘子錘爛母親的腦袋,然後與同學將屍體拖進儲藏間,從容地搜錢、清洗血跡,收拾現場,然後關門,出去打遊戲,幾天不回。

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圖自網絡)

喝醉的丈夫回家了,沒見到妻子、孩子也沒覺得反常,這種日子過成常態了。然後在家睡覺,出去喝酒,再回家,伴屍而眠。期間,兒子也常回家睡覺,吃飯,藏在一旁的屍體彷彿不存在一般。

那時是初春,屍體過好多天才腐爛,發出臭味。剛聞到這味道,丈夫以為是死老鼠,不當一回事。直到有一天,臭得實在忍不住了,才尋著臭源,打開了儲藏的門,案發。

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圖自網絡)

對丈夫的採訪就是在儲藏間不遠進行的,雖然屋外陽關燦爛,但我仍不寒而慄,儲藏間黑洞洞的,好像不斷散發出血腥味。

電視政法記者的採訪回憶:我所採訪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惡性刑案

破碎的家庭會生出扭曲的心靈(圖自網絡)

這慘絕人寰的案件是否與家庭有關呢?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不良的家庭環境和不當的家庭教養方式是重要的原因。不幸福的家庭裡監護人與未成年人之間感情交流減少,導致未成年人容易覺得人際關係冷漠,甚至出現性格的扭曲或畸形,極易形成報復社會的心理。其次,有些家長不當的家庭教養方式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直接原因。如粗暴型的教養方式,對待子女的錯誤,父母不但沒有與之進行情感上的充分溝通,解決子女的心理問題,反而採取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方式,這樣既容易被未成年人模仿而形成殘暴、好鬥的性格,又可能引發或強化未成年人的逆反或者自暴自棄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