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三季度交通报告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再入前十

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单位共同发布《2018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本季报告基于交通大数据发布了“城市交通立体化诊断”的评价体系,从时间、空间、效率三个维度,九项数据指标多维感知城市交通运行状态。

报告显示,在今年三季度的9大指标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有7项进入TOP10,横向来看,说明这三个城市拥堵问题相对较为突出。但通过拥堵延时指数纵向来看,本季全国93%城市拥堵同比下降或持平,拥堵程度环比也均明显下降。从24小时拥堵趋势同比来看,城市早晚高峰拥堵下降明显,说明城市拥堵问题正在逐渐改善。

此外,报告以《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还分析了中国百强县的出行与娱乐规律。报告显示,百强县居民通勤时间短,且18:00后出行热度较低,较一线城市居民有更长的“夜生活”时长,可支配时间资产更高。另外,百强县居民“夜生活”出行目的地以公园广场最高,其他娱乐、运动、休闲场所出行频次低,但却对明星演唱会等娱乐消费有极强的出行反馈,说明县城的休闲娱乐方式供给明显低于需求。

城市拥堵全面缓解 93%城市拥堵同比下降或持平

报告显示,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1个城市中, 2018Q3同比2017Q3有69%的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出现下降,有24%的城市拥堵同比基本持平,只有7%的城市拥堵同比出现上涨。其中贵州、四川等省有小部分城市及部分边界口岸拥堵上涨。而沿海区域及中部省会的城市拥堵呈现下降。

2018三季度交通报告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再入前十

此外,在监测城市中,本季拥堵程度同比、环比也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同比较去年Q3,拥堵下降3.9%,而环比上一季度下降3.6%。从24小时拥堵趋势同比来看,早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下降明显,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本季全国拥堵延时指数为1.56,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成渝区域拥堵程度最高,拥堵延时指数达1.72,而长三角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48,交通状况较好。

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位列第十

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结果显示,本季北京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982,高峰平均车速23.9km/h ,位于中国堵城排行榜首位。其次是重庆、哈尔滨、广州、贵阳、长春、上海、佛山、深圳、成都。

2018三季度交通报告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再入前十

虽然本季北京位于“首堵”,但北京各区早晚高峰拥堵程度较2018第二季度,均有所下降,其中高峰时段平均下降率约为5.8%;同时各区拥堵较2017第三季度也有所下降,下降率为3.7%。

2018三季度交通报告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再入前十

此外,报告还按照不同城市规模来对50个主要城市拥堵做了排名。数据显示,本季超大、特大型城市中北京拥堵排第一,其次为重庆,哈尔滨排名第三,成都排名第七。而在大、中型城市拥堵TOP10榜单中贵阳排名第一,其次为长春,佛山位列第三。

2018三季度交通报告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再入前十

沈阳高峰拥堵时长占比最高 北京通勤压力最大

从高峰拥堵时长占比、通勤压力指数两项指标来看,高德地图所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中,沈阳高峰拥堵时长占比最高,有52.78%的时间拥堵延时指数大于平峰;而北京早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935,成为通勤压力最大的城市,哈尔滨和长春分别排名第二、三位,成都再次排名第十。

2018三季度交通报告北京蝉联“首堵” 成都再入前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