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最近手里有好几本在同时看,看的书越多,对于书越挑,有的书翻了几页,就没兴趣再看下去了。这本书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没日没夜,一步一步的跟着作者的思维走,想看到最后,想知道军议司的暗桩是谁?太平道的把戏到底是怎么回事?孙权和孙策之死到底有什么关系?

《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是谍影系列的第三本,前两本都一本不拉一字不拉的看完了,但是看完第三本,感觉作者写的比前两本好看,也可能是用心看了,也可能是看书看多了,能从更宽广的视角看待这本书吧。这本书的大前线是夷陵对战,陆逊VS刘备,而后方也不消停,进奏曹、军议厅还有解烦营的间谍暗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战争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三国三巨头

在电视上或者电影上,看到的夷陵之战简单的很,刘备为了兄弟义气,大举攻打东吴,陆逊挂帅一把火烧了蜀军的八百里联营,然后白帝城托孤,简单得很。但是背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简直跟现代战争一毛一样,没什么分别,也是有各方面势力的胶着试探。不是简简单单的有个牛逼的能打的将军或者先锋就能打胜仗,关羽吕布个人能力那么强,也还是早早的就挂了。

在历史书上,有过对黄巾起义的讲解,但也仅仅限于皮毛,有时就想一个搞封建迷信的邪教,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煽动力。结合最近看的书,再加上谍影上的讲解,明白了,因为那时候佛教还不像现在这么广的接受程度,太平道为代表的本土道教在那个时候,还是很有市场的。再加上那时自然科学不发达,如果现在一个懂物理化学和生物理科高材生穿越到那个年代,搞一点类似血液凝固或者临空显字的本领,妥妥的太平道的骨干精英,如果再加上一些野心和驭人之术,历史说不定都会被改写。

战争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康熙

中国人,喜欢阴谋论,不论对错,每个人都会对一些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中国的官场是精英汇聚的地方,而作为官场中的终极boss,精英中的战斗机,东吴的孙权的帝王之术,可谓深不可测。自古帝王都是孤家寡人,希望被人理解,却又害怕被人看透。帝王手下的文臣也不是傻子,皇帝拿他们当棋子用,他们就揣摩帝王心思来个反利用。那些名留青史帝王终期一生都在和手下的臣子打哑谜,他们分权制衡,喜怒无常,让臣子觉的他们天威难测,不敢擅自行事,在下面的人面前保持着高深莫测,才会有绝对的权威。想想都累,现代人说自己孤独,跟这个孤独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在谍影书中,除了事情的逻辑推理,还有一个很出彩的地方,就是作者对于人心的把握和讲解,如果没有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是写不出这么有深度的见解出来的。书中出现的官场人物,不管大小,上自吴王,下至都尉府的书吏,都是玲珑剔透的人物,察言观色,听话听音的功夫,让人叹服。

书中有一句对诸葛亮的评价“多智近妖”,哈哈,这需要多么高深的智慧,把敌人玩弄的给出这样一个“近妖”的评价。

战争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有妖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