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從盤古開天地再到人們飛上天際,歷史記載了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又一個腳印。從二維世界到三維世界再到所暢想的四維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遠古文明的步伐從非洲大陸跨越千萬裡走到這裡,在世界上留下了四個文明至今只剩一個依舊前行。歷史的車輪滾滾帶來每一個生命,請來每個時代的名人講述屬於他們的事蹟,然後留給後人審評與追憶。歷史是博大的又有幾分小氣,從來不會精心排序,只會一股腦全部打包處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歷史放進粉碎機,再把名人大事的歷史放進都塞玻璃櫃裡,讓後人去慢慢處理。歷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滾滾看上去沒半點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濘裡卻藏著黃金。這就是歷史的美妙。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一起去看歷史上的明星,聽一聽他們的事蹟,看一看歷史上的大事情。

1934年11月,中革軍委成立紅軍第十軍團,由原紅七軍團和新紅十軍合編而成。紅十軍團約一萬人,方誌敏為軍區司令員,軍團長為劉疇西,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下轄19,20和21師。其中19師實力最強,師長為赫赫有名的尋淮洲。

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事後看來,這次的整編十分不合理,方誌敏本是直接軍事領導人,卻成了司令,不可能越級指揮。劉疇西任軍長時間不長,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樂少華對軍事較生疏,以政治正確自居;尋淮洲本是軍團長,東征時大小几十戰,指揮精當,客居人下降級成了師長;粟裕有指揮才能,無法干涉大局……指揮班子矛盾重重。

紅十軍團從成立到覆滅只存在了短短兩個月,因為首戰(譚家橋之戰)即敗,而此敗和劉疇西有很大關係。

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紅十軍團決定打一個伏擊,對象為孤立突出的補充第一旅,戰場放在浙西譚家橋附近的烏泥關。如果能打掉補充第一旅,不但能補充大量匱乏的物資裝備,而且能挫滅敵人的氣焰,真正在皖南立足。

然而劉疇西犯了兩個錯誤:

一,低估了補充第一旅。該旅看名字好像是雜牌部隊,其實是一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該旅1933年冬由保定編練處的三個補充團改編,兵力將近7000人,旅長王耀武是蔣軍中一員悍將。該旅裝備好,幹部多是軍校畢業生,訓練有素,士兵以北方人為多,戰鬥力相當強。

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劉疇西對王耀武的補充第一旅基本情況掌握不清楚,相反,王耀武對劉疇西的紅十軍團十分清楚。對黃埔前輩學長劉疇西,王耀武的評價不是太高,相反卻對沒有進過軍校、紅軍中土生土長的將領尋淮洲作出很高評價。

二,在戰前安排上,軍團長劉疇西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時尋淮洲的十九師戰鬥力最強,但劉疇西把擔任主攻的任務分配給了原屬於贛北紅軍的二十師和二十一師,這兩個師均缺乏野戰經驗。

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結果擔任主攻的兩個師因為缺乏野戰經驗,在伏擊地域過分緊張,提前開火,結果在敵人還沒有完全進入伏擊地域就被察覺了,敵人立即開始搶佔路邊的高地,整個伏擊戰鬥被迫提前。最後這個伏擊戰基本上打成了一場遭遇戰。

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實力較弱的紅20師很快被擊潰,烏泥關制高點也被敵人奪去。離得較遠的尋淮洲也看到了烏泥關的重要性,他親自帶領19師發起反攻,想奪回烏泥關高地,然而為時已晚。敵人的火力實在太強,紅軍的幾次衝鋒仍被擊潰。槍林彈雨中,尋淮洲腹部中彈,鮮血噴湧,通訊員急忙將他背離戰場。

紅軍史上的一次慘敗:一萬人敵不過七千人,還損失一名驍將

​紅十軍團主要陣地大部喪失,紅軍被迫撤退。一代驍將尋淮洲因失血過多,於第二天犧牲,年僅22歲。此戰一敗,紅軍無法在皖南立,只能在寒冷的山區風餐露宿,靠兜圈子避敵,逢敵必戰,逢戰必退,部隊戰鬥意志大大削弱。

1935年1月,紅十軍團在懷玉山被敵軍重兵包圍,方誌敏、劉疇西等相繼被俘,紅十軍團僅存粟裕率領突圍的800餘人。

聽歷史,憶歷史,品歷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呢?對於歷史有沒有什麼新認識呢?歷史是屬於所有人的歷史,但是真正能夠在歷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並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難的!但是不能成為歷史名人也不必遺憾,因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過日子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嗎?畢竟人紅是非也多嘛!有時候愚昧的快樂總比聰明的煩惱要好上許多倍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