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鎏金藥師佛像VS《蒙娜麗莎》

  藥師如來為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載,東方有世界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此佛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修道成佛,所以在佛教寺院的醫學殿內也常供奉此像。

明代鎏金藥師佛像VS《蒙娜麗莎》

LOT號1361—明 銅鎏金藥師佛像—成交價:575.00萬—拍賣日期:2016-11-11

佛像交流林生:I86,6620 5650

  此尊藥師佛全跏跌坐,左手於臍前施禪定印及託缽(已佚),右手持藥丸。其螺發規整,肉髻高隆,面相方圓豐潤,雙目慈祥,細目彎眉,雙目垂俯,俯視著芸芸眾生,神態祥和,額間見白毫,雙耳垂肩。身著雙領式通肩式大衣,腰前繫結帶,胸前刻飾「卍」符。整體造型端莊優美,頭身比例勻稱,工藝精湛,尺寸碩大,保存完整。衣緣的裝飾十分精彩,袍身多處刻畫纏枝花卉紋,外刻工極為生動繁複。銅胎厚重,金水鋥亮,為明代中原地區漢傳佛教造像的經典作品。

  明代金佛像神態優美,用材精良,其審美意識和製作工藝達到極高水平。確立了漢傳觀音像的標準造型並沿傳至今。宣德觀音採用純金製作。小巧精緻,生動祥和,形態優美端莊。。比之同時代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其微笑更加生動迷人。且工藝製作難度比《蒙娜麗莎》更要難上許多倍。1452年,巨匠達.芬奇在意大利出生,此時,宣德皇帝朱瞻基已經死去了十七年。

這篇文章或許是您身邊的人正好需要的,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您可以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讓更多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