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于危难之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兵南下荆州。

对付刘表这样的对手,曹操不敢大意,主力几乎倾巢而出,直扑襄阳。襄阳城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刘表睡不着了,他一病不起,而且病得很严重。八月,刘表病死,时年67岁。

刘表死后,在荆州实力派蔡瑁、张允以及刘表妻子蔡氏等人主持下,刘表的次子刘琮继位。刘琮召集了荆州主要人物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下一步对策,参加这次讨论的主要有蔡瑁、蒯越、张允、韩嵩等人,刘琦和刘备都没有被通知参加。会上,大伙儿的意见相当一致——投降。奉命于危难之间

刘琮虽然算不上精明,但还不是笨蛋,他不愿意投降:“现在我们据有整个荆州,守着先君之业,又有刘备相助,再观望一阵子,难道不行吗?”

主降派不愿意等,一致要求刘琮赶紧派人去曹操那里联络,特别害怕去晚了赶不上趟。刘琮虽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投降了。已推进到汉水北岸的曹操见到了刘琮派来的使者,使者带着朝廷赐给刘表的符节,递上降书。曹操下令人马绕过樊城,直向襄阳城开进。

不过,刘琮并没有把情况及时通报刘备。好在一直紧张观察敌情的刘备和诸葛亮已猜出了其中端倪。据《三国志》记载,危急之下诸葛亮劝刘备不如趁曹军未得襄阳之际进攻刘琮,拿下襄阳后可以领有荆州(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到那时就有与曹军抗衡的本钱。

这仍然不失为一个高招,人到万难须放胆,以刘备的实力现在拼上一把,至少也有一半的胜算吧,但是刘备拒绝了。奉命于危难之间

《汉魏春秋》记载,刘备赶紧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以及荆州官民南下江陵(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汉魏春秋》没说这个“有人”是谁,结合《三国志》的记载,这个人应该是诸葛亮。

但这次建议仍未被刘备采纳,刘备说:“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救的事我做不出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刘荆州啊!”

刘备决定先率众人南下再说,他决定进军江陵,那里是荆州的水军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刘备让关羽率水军沿汉水南下去夏口,自己率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直赴江陵。奉命于危难之间

此时曹军还没有进入襄阳城,曹操得知刘备南下江陵的消息后大吃一惊,马上作出决定,自己暂不进襄阳城,而是组织一支精干的骑兵迅速南下追击刘备,务必赶在刘备之前占领江陵。

曹军在半路上追上了刘备一行,地点在南郡当阳县境内一个叫长坂的地方,此处如今在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当阳市。双方展开一场激战,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刘备大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