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遠古北美巨獸

NO.745-遠古北美巨獸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當早期的歐洲殖民者和探險家們深入到北美大陸時,立即就被這片廣闊大陸上豐富的大型動物資源所震撼。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中部大平原上的美洲野牛

在北美洲中部廣闊的大平原上,曾經有上千萬頭北美野牛狂奔;在西部的落基山脈中潛伏著兇猛的美洲獅;在北方的冰原山川裡生活著棕熊、灰狼和駝鹿等等。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大型動物將北美洲變成了一片狂野新世界。

如果將時間回溯到20000年前的北美洲,你將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平原上的野牛將被猛獁象取代,山獅被更為強悍的刃齒虎和擬獅欺負,冰原之上能看到高大的巨型短面熊、兇狠的恐狼等等。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20000年前的北美洲,大象隨處可見

20000年前,北美洲所有的動物都比今天更大更強。那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些巨獸都消失不見了呢?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向東,穿越那片冰封的海!

20000年前的地球正處於冰河時期,這個冰河時期的專業名稱叫做“第四紀冰期”,冰期從258萬年前開始,至12000年前才結束。

第四紀冰期的北美洲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冰河時期的特點就是平均氣溫比今天低得多,冰川發育並由極點向赤道方向延伸。

形成冰川的水大部分來自海洋,這就導致了海平面比今天低100多米,陸地的面積擴大,許多海峽變成了連接不同陸地的陸橋,其中就包括了白令陸橋。

今天的白令海峽將亞洲和北美洲分開,這條海峽最窄處只有37千米,深度在30至50米之間。冰河時期海平面的下降讓白令海峽露出海面,變成了一條連接亞洲和北美洲的天然陸橋。大量動物得以沿著白令陸橋從亞洲進入北美洲,著名的動物包括猛獁象、劍齒虎、棕熊、野牛、駝鹿、馴鹿等等。

在那個非常寒冷的時代

白令海峽也是凍在一起的

適應了寒冷的大型動物們也得以走向北美大陸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這場遷移大概是從150萬年前開始的。新到來的物種改變了北美洲原有的生態系統和物種構成,將北美洲變成更狂野、也更富有活力的世界。

大約15000年前,又有一群身體結構怪異,體表缺乏毛髮,以兩隻腳行走的哺乳動物通過白令陸橋來到北美洲,他們就是智人。進入北美洲的智人與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時間可以追溯到距今35至30萬年前的非洲,那是我們人類誕生的地方。

遷移的人類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來到傑日尼奧夫角的智人看到的通往北美洲的白令陸橋,並且選擇了繼續前進!於是,智人成為從亞洲進入北美洲的最後一種哺乳動物,但卻是抵達美洲的第一批人類,這種看上去貌不驚人的動物將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從較為溫暖到最寒冷的北方

人類在新大陸也都找到了不同的活法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向南,屠滅北美巨獸!

從白令陸橋進入北美洲的智人成為已知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類,比哥倫布要早15000年。來到新世界的智人們不知疲倦,沿著美洲西海岸一路南下,在1000多年後就抵達了南美洲最南端,完成了用雙腳穿越整個美洲的壯舉。

智人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但這場史詩級的大旅行對於生活在北美大陸上的動物來說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災難了。智人在行動的沿途需要大量蛋白質補充,而體型碩大又沒有警惕性的北美動物顯然就是他們眼中行走的蛋白質。

智人是非常出色的獵人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別看智人在體型和力量上不佔優勢,卻正如名字一樣擁有很高的智慧,擁有製造工具和佈設陷阱,以進行團結捕獵的能力。

智人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武器就是克洛維斯矛尖了,這種採用燧石精工打造的石器雙面開刃,邊緣鋒利,是殺戮利器。以這些矛尖為基礎,研究者命名了克洛維斯文化和克洛維斯人,他們是最早在北美洲生活的人類之一,也被認為是北美印第安人的直系祖先。

收藏家展示他收藏的克洛維斯矛尖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在短短的幾千年時間之內,智人就徹底摧毀了美洲原有的生態系統,原有的47個屬的大型哺乳動物中就有34個屬滅絕。

荒野冒險的犧牲品

下面就簡單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但是已經滅絕了的北美巨獸:

哥倫比亞猛獁(Mammuthus columbi)

北美洲曾經有大象,而且是許許多多大象,包括有哥倫比亞猛獁、真猛獁、短頜象、居維葉象等,其中又以哥倫比亞猛獁最為著名。

高大的哥倫比亞猛獁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哥倫比亞猛獁體型巨大,肩高超過4米,體重約10噸,是北美洲最大的象,比今天的非洲象還要大。其螺旋生長的象牙拉直長度可達5米,相當霸氣。當一群哥倫比亞猛獁出現在你面前時,那場面一定會很震撼,而這種場景在智人剛剛到達北美洲時是非常常見的。

博物館中的哥倫比亞猛獁骨架,供圖:董子凡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然而隨著智人的到來,到了11000年前,包括哥倫比亞猛獁在內的北美大象都消失了。

高足駝(Titanotylopus)

巨足駝與單峰駝和人類的體型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今天的駱駝僅僅生活在亞洲和北非地區。其實這個家族起源於北美洲,而且演化出了許多巨大的成員,其中就包括高足駝,高約4米,體重1.5噸, 幾乎和長頸鹿一樣高大。

高足駝的生活方式也與長頸鹿相似,它們生活在開闊的林地,以樹葉為食。當智人來到北美洲時,高足駝的數量已經不多,但是它還是成為了獵人的目標。古生物學家在北美洲的18個史前人類遺址中發現了巨足駝的骨骼,其中一些還被製作成工具。

博物館中的巨足駝骨骼化石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13000年前,高足駝消失了。之後不久,北美洲最後一種駱駝——擬駝也消失了。

巨爪地懶(Megalonyx)

《冰河世紀》中的地懶希德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如果看過動畫電影《冰河世紀》,一定會對主角之一地懶希德印象深刻。希德是巨爪地懶,生活在史前北美洲,與今天的樹懶是近親。但與人畜無害的樹懶相比,巨爪地懶就要強悍得多,其體長近3米,體重360至900公斤,站起來的時候足有2米高。

巨爪地懶的骨骼化石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巨爪地懶和一頭棕熊一樣大,手上長有巨大鋒利的爪子,專門用來對付食肉動物。巨爪地懶曾經廣泛分佈在整個北美大陸之上,最北達到了寒冷的阿拉斯加,因此是智人進入北美洲之後最早遇到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這也就成為了它們的死亡宣告。

10000年前,巨爪地懶從北美大陸上消失了。

巨爪地懶的復原模型,它是一種強壯溫和的動物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罕角駝鹿(Cervalces)

駝鹿是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鹿,北美洲的大個體駝鹿高度超過2米,體長3米,體重700公斤。在史前的北美洲還生活著另一種駝鹿,它就是罕角駝鹿。

罕角駝鹿與人類的體型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罕角駝鹿的體型比駝鹿還要大,而且它的腦袋較短,更像馬鹿。它們擁有的四條大長腿非常適合在窪地和沼澤之中活動。有觀點認為罕角駝鹿是在駝鹿的競爭下滅絕的,但是其消失的時間卻在智人達到北美洲之後。

罕角駝鹿的腦袋與加拿大馬鹿很像,更有鹿樣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11500年前,罕角駝鹿從北美洲消失了。

大河狸(Castoroides)

河狸是生活在北半球中高緯度溼地中的齧齒類動物。它們像老鼠一樣長著一對大門牙,善於啃食樹枝和樹幹。北美洲的河狸有個大號親戚,它就是大河狸。

大河狸與人類的體型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大河狸與現代河狸頭骨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大河狸體長接近2.5米,體重100多公斤,比河狸大得多,而且善於游泳,生活在溼地池塘之中。但就算是躲在水裡也沒有能夠逃過智人的追殺。

12000年前,大河狸從北美洲消失了。

美洲擬獅(Panthera leo atrox)

生活在冰原上的美洲擬獅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今天的北美洲只剩下美洲獅一種大型貓科動物,但是史前北美卻是大型貓科動物的樂園,其中最大的便是美洲擬獅。

美洲擬獅與人類的體型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美洲擬獅的外形像美洲獅,但是個頭要大得多,其體長約2.5米,肩高1.2米,體重230至520公斤,比今天地球上任何一種貓科動物都要巨大。與智人一樣,美洲擬獅的祖先也來自亞洲,不過年代上更早,很快成為北美洲最頂級的食肉動物,具有單殺成年野牛的能力。位於食物鏈最頂層的美洲擬獅是智人最大的威脅,因此可能遭到了智人有計劃的獵殺。

美洲擬獅與刃齒虎的體型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10000年前,美洲擬獅從北美洲消失了。

致命刃齒虎(Similodon fatalis)

刃齒虎是最著名的劍齒虎,它的嘴巴中長有一對標誌性的長牙。

致命刃齒虎與人類的體型對比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博物館中的致命刃齒虎化石,供圖:董子凡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生活在史前北美洲的致命刃齒虎體長2米,肩高1米,體重160至280公斤,和今天的獅子一樣大。

與我們常見的貓科動物不同,致命刃齒虎的前肢和肩部更強壯,它們捕獵的時候使用強有力的前肢按住獵物,然後張大嘴將匕首般的長牙刺入獵物的喉嚨中,做到一擊斃命。從發現的化石看,致命刃齒虎的數量是非常多的,比美洲擬獅多得多,是史前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貓科動物。

刃齒虎的兩根長牙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致命刃齒虎獵殺巨爪地懶,供圖:董子凡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12000年前,致命刃齒虎從北美洲消失了。

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

攻擊美洲野牛的巨型短面熊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熊給人的感覺是巨大、笨重、遲鈍,不過在史前北美生活著一種巨熊,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熊的傳統認知,這就是巨型短面熊。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巨型短面熊體長3.5米,體重600至900公斤,站起來時身高在3.5至4米之間。聽名字就知道巨型短面熊的臉短而寬,就像貓一樣。儘管短面熊的臉很短,但是四肢卻很長,說明它善於奔跑。除了主動捕殺獵物,巨型短面熊最喜歡乾的事就是仗著自己體型巨大搶奪其他動物的食物,它們也許也搶過智人的獵物,但是很快就會為此付出代價。

巨大的巨型短面熊與人類相遇

模型製作:藍犀牛工作室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10000年前,巨型短面熊從北美洲消失了。

恐狼(Canis dirus)

看過美劇《冰與火之歌》的朋友一定對守護史塔克家族孩子們的冰原狼印象深刻,冰原狼的原型就是恐狼。

恐狼復原模型,供圖:董子凡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恐狼比最大的灰狼還要大10%,高近1米,平均體重可達68公斤。從外形上看,恐狼似乎與灰狼沒什麼兩樣,其實它的腦袋更大,骨骼更強壯。恐狼的數量非常多,古生物學家在一個化石點就發現了超過3600只恐狼的骨骼,它們是史前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食肉動物。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布拉雷亞瀝青坑博物館中一牆的恐狼頭骨展示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10000年前,恐狼從北美洲消失了。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些曾經生活在北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智人到達北美洲之後幾千年的時間裡全部消失了。

難道智人真的有能力殺死這麼多大型動物嗎?可能不完全是這樣。

12000年前,隨著第四次冰期的結束,地球氣候發生了劇烈變化,導致了環境的改變,對於已經進化成適應專門環境的大動物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正在此時,智人來到北美洲,憑藉先進的手工武器與動物爭奪生存空間,加速了一些大型物種的滅亡。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智人還很可能帶來了致命的病毒,讓沒有免疫力的動物大受其害。

幾個原因綜合在一起導致了北美洲大型動物的滅絕。

人類的獵殺是北美巨獸消失的重要原因

北美洲遇到第一批人類的時候,動物就開始遭殃了|地球知識局

這一切,正如一萬多年後歐洲人帶著槍炮、細菌和鋼鐵找到智人的直系後代們時一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