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资本简毅:背离投资理念的教训法则

温莎资本简毅:背离投资理念的教训法则

温莎资本执行合伙人、投资总监 简毅

“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这是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对巴菲特的评价。

在资本市场中,每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那些为了迎合市场,背离自己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他们的收益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温莎资本执行合伙人简毅,是约翰·聂夫的中国信徒,信奉“逆向投资策略”,此前投资标的聚焦海外美股及港股。2014年7月简毅回到A股,虽然依旧高举“逆向投资策略”,但他的投资言行却开始背离这一理念。

逆向投资者,主要赚散户的钱

由于美股与A股的投资风格迥异,2014年回到A股后简毅发现自己“水土不服”,首先,A股同向一致性非常强,严格意义上符合逆向投资策略的投资标的实在是太少;其次,A股估值参考维度较乱,整体还是偏贵。

“我不太能理解的是,A股所有的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赚最多的钱,逆向投资持仓一般6个月以上。”

为了透彻了解A股市场投资逻辑,简毅拜访了很多基金经理、民间高人。终于明白,除了价值投资、成长投资等,还有主题投资、并购重组、热点概念股、国企改革、涨停板敢死队、动量趋势投资等各种风格及流派。

因此,简毅改良了自己的投资理念:

A股是主动管理的天堂,是博弈色彩非常重的市场,因此在A股择时很重要,不仅是技术面的择时,更重要是对整个市场运作、定价本身形成的择时。

“说的露骨一点,逆向投资者赚钱主要是其他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散户的钱,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所在。”

投机者更关注“赚散户的钱”。

2016年,钟情于“重组概念”

众所周知,并购重组概念是A股市场非常重要的赚钱逻辑,很多深谙此道之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

简毅发现,A股投资标的价值分三种:股权价值、筹码价值、壳价值。他给温莎的研究员规定:“所有股票池的标的必须从股权价值里再挑其筹码价值”,并逐步总结出“价值为锚、趋势为帆”的中国式价值投资,采取混合投资策略:

稳健风格的逆向投资策略占40%权重;

进取风格的占20%-30%权重,重点关注优质白马的成长股;

偏激进风格的占20%-30%权重,重点关注热点主题、国企改革、资产注入、并购重组等。

根据简毅发现的A股市场“三种价值”,股权价值属于一个大前提,筹码价值和壳价值存在投机炒作的成分,这与2017年温莎资本策略“高喊价值投机”的口号契合。

2016年的一次会议中,他明确提出,要关注并购重组的小票。事实上,也是这么操作的:

2016年重仓白酒板块中的一个重组股;

2016年4月“温莎简毅精选8号”重仓的一个国企改革股,但重组受阻,基金净值很快回落。

2017年,高喊价值投机

在温莎资本2017年度策略中,提出了要投资“基于确定性的价值投机”。

我们相信,随着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和投资行为的改变,A股的核心定价将逐渐向价值回归,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具备充足流动性的前提是整体估值溢价的基础,我们认为基于内在价值的“投机”行为,将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理念。

市场从来不缺乏机会,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决定投资的核心因素,这意味着赔率的高低,在阶段性明确时间推动或者预期转变的确定性高低,则意味着概率的大小。我们秉承价值理念,但从不是教条式的“买入持有”。在赔率高概率大的情况下,适度的投机将给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

因此,基于确定性的价值投机,将是A股未来找寻超额收益和差异化最显著的方向。

在2017年度策略中,“重组”二字一共出现了五次,均出现在寻找结构性逻辑的内容中。

2017年投资业绩:兵败滑铁卢

从收益曲线来看,2015、2016年大多数私募基金饱受“煎熬”时,温莎资本的收益曲线却在逆势上扬。私募君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提到,这里不做讨论。

温莎资本简毅:背离投资理念的教训法则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12月后,温莎资本的收益率开始一路下跌。究其原因,2017年监管趋严,各种套利空间逐渐缩小,蓝筹股猛涨,中小创股价持续下跌。在这种条件下,很多重组套利、追逐概念的私募基金经理,业绩都异常难看:

温莎资本近一年收益为-22.35%,同期沪深300收益为12.8%;

罗伟广创办的新价值投资,以重仓壳股闻名,近一年收益为-17.01%;

2016年的私募冠军苏思通创办蓝海韬略,追逐短线概念,近一年的收益为-30.86%;

“壳王”辛宇创办的泽泉投资,以重仓壳股闻名,近一年收益为-30.55%。

与此同时,很多重仓蓝筹的基金收益均在20%以上。

逆向投资存在很多机会

简毅认为,A股同向一致性非常强,严格意义上符合逆向投资策略的投资标的实在是太少。

事实上,2017年存在很多逆向投资的机会,作为“逆向投资者”的简毅只要抓住其中之一,都会为产品带来不菲的收益。

2017年中旬,“郭广昌失联”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复星系”股价走势疲软,以复星医药为例,2017年8~9月,虽然公司基本面强劲,但受负面消息影响,股价陷入调整区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逆向投资者,简毅曾在新东方被浑水做空时,进行抄底;在诺亚财富经历重组迷雾时,重仓买入。不知道他是否看到了“复星历劫”这个明显的机会?

温莎资本简毅:背离投资理念的教训法则

复星医药股价走势

2017年9月,走出阴霾的复星系股价开始迅速上扬,目前,复星医药股价较此前的低位上涨了54%。

近一年,温莎资本的收益率一路下滑,多半是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也许是政治的诡谲莫测,让温莎资本不敢进行抄底,但是2018年的创业板反弹行情,既符合“逆向投资”逻辑,也符合“投机炒作”的逻辑。

很多中小创在两会期间,借助“独角兽”回A、国家支持新经济等利好消息,股价在低点“绝处逢生”,强力反弹。

温莎资本简毅:背离投资理念的教训法则

创业板指数走势

从收益曲线看,这次机会或许也没有抓住。

正如简毅所说,逆向投资是在极度低迷市场中寻找沾满灰尘的珍珠。但是,他又声称,逆向投资主要是赚散户的钱。

“我喜欢的标的多历经从让人绝望到被人遗忘的过程;最好还是‘带血的筹码’,连最纯粹的价值投资者都割肉走了。”

事实上,逆向投资者专注寻找“蒙尘的珍珠”,赚市场失误的钱;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筹码;只有投机者倾向于“赚散户的钱”。

2018年,坚守价值投资

回顾2017年的市场,简毅认为:“2017年是我从业以来压力最大的一年,对于温莎来说,也是很具挑战性的一年,我跟我的团队经历过一次涅槃之路。”

对于我跟团队来讲,2013、2014年我们刚刚进入到市场的时候,学到了市场的一些‘糟粕’,虽然也的确因此获得很好的收益,但2017年风格转换的过程当中才发现,我们忘记了做股票投资最根本、最守正的东西。

他认为,2017年最大的教训,是对市场的尊重,对趋势的尊重。2017年是价值投资的起点,未来的市场,将越来越成为价值投资的主场。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因为只有价值投资,才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趋势和存在本源。

2018年,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将继续深化,对温莎而言是极大的机遇,它将极大缩短有价值的投资品种被市场发现并认同的过程,对于真正的逆向投资者而言,价值投资是他最好的朋友、最大的支持。

逆向投资者会在市场的失误中寻找机会,赚企业成长的钱,眼光并不仅仅局限于寻找“带血的筹码”、“赚散户的钱”,不知道简毅先生是否真正懂得其中的逻辑。

少数派周良:闭着眼睛买蓝筹

与简毅投资风格一致,少数派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周良也是一名趋势投资者。

他在2016年年中时发现,2000多只主动管理型的偏股型基金配置大蓝筹的比例达到了一个历史的低点,比他们的标准配置低了五成以上。往往一轮风格周期的开始都是在大多数投资者低配的时候开始的。

2016年8月,周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选股配资首选大蓝筹,并开始大笔买入。同年,白马蓝筹行情启动,以上证50为代表的白马股一飞冲天。

由于提前布局大蓝筹,2017年少数派投资的所有产品平均累计收益率达到52.4%,平均最大回撤仅为5.2%,大幅跑赢同期上证50指数,位于行业前3%水平。

简毅个人简介:

金融MBA,CFA,80后新锐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之一。全市场唯一横跨美股、港股、A股都有优秀历史业绩的80后基金经理。

约翰•涅夫的中国信徒,逆向相对价值策略领域的佼佼者,践行“价值为锚、趋势为帆”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擅长挖掘被市场遗忘的价值标的,亦能兼顾品牌成长及主题概念的投资机会。

主要成就:自07年担任基金经理以来,实现中概股7年7倍回报。

投资策略:以稳健型(逆向投资)为主,进取型(趋势跟踪)为辅的个股精选策略,在特定条件下,适度增加激进型(市场博弈)配置,从而获取长期战胜市场的优选组合。

交易策略:坚守买入是为了卖出的基本要领,在追求风险收益比相对均衡条件下进行左侧交易,并在市场重新认知和追捧的过程中兑现收益。

代表产品:

产品名称成立时间累计收益年化收益2018年收益
云南信托-温莎简毅精选8号2014-07-0990.02%19.13%-11.11%
铂诺人工智能简毅1号2018-03-070.00%————
铂诺人工智能1期2017-08-02-3.85%————
温莎简毅策略成长2015-12-31-6.80%-3.32%-2.31%
云南信托-温莎简毅策略长盈9号2015-08-10-12.74%-5.14% 3.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