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资本罗晓春:在A股坚持价值投资,非常幸福!

汉和资本罗晓春:在A股坚持价值投资,非常幸福!

汉和资本创始人 罗晓春

在监管层明确表态希望将下一批“BATJ”留在国内、独角兽“特批”消息出来后,不少中概股巨头纷纷表示,希望回A股上市。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未来会有更多的优质企业投入A股的怀抱,那么在越来越好的A股市场中,如何选出优质股票?

汉和资本创始人罗晓春认为,坚持高确定性和低风险原则,寻找“上涨概率非常大,而下跌概率非常小”的投资标的。

罗晓春:价值投资的“信徒”

早在研究生阶段,罗晓春阅读了《沃伦·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书中讲述了巴菲特的财富增长过程及投资理念: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巴菲特选择企业的重要标准,一旦买入,长期持有。

与众多价值投资者一样,罗晓春成了巴菲特的“信徒”。

罗晓春17年职场生涯,经历了从卖方到买方的转型:曾经担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机械行业及中小盘首席分析师、招商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任职期间曾获得“新财富最佳行业分析师”、《中国证券报》“年度明星分析师”等诸多荣誉。2013年1月创立了汉和资本,担任投资总监、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经营。

经历了从研究员到投资人的转变,他的投资理念没有发生变化:坚守价值投资,一旦买入,长期持有。

在A股坚持价值投资,非常幸福!

回首多年的投资实践,罗晓春认为,在A股市场坚持价值投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即使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5年下半年股市异常波动,以及2016年年初的熔断等极端市场,在一个10年的维度中A股的权益类资产大概率能够取得高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为投资者创造非常可观的绝对收益。

根据汉和资本的研究显示:如果选取2007年1月1日之前就已经上市的1370只股票为样本,对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之间共10年的收益率进行分析。

在过去10年中,1370只股票仅有26只收益率为负,也是说如果投资者在10年前随机挑选一只股票,买入并坚定持有,有98.1%的概率收益率为正。

近10年中,50.66%的股票涨幅高于300%,27.08%的股票收益率高达500%,即便是为股民津津乐道的10倍股占比也达到7.88%并非百里挑一的罕见

做长期的价值投资者

“长期持有”正是罗晓春实现价值投资的途径。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A股能为投资者创造非常可观的绝对收益。

“浮躁的A股市场,正是因为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极度缺乏,所以给了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以巨大的优势。”

早在2007年,罗晓春在中金公司担任分析师时,推荐的中捷股份(推荐后上涨了20%),跑输了沪深300(指数上涨38%)。他认为该公司依然值得继续持有:从更长期看,中捷股份有成为中国工业缝纫机整合者之一的可能。其新的产品绣花机和特种缝纫机也可以在07年以后继续提供新的增长点。

从当时的股价走势来看,就在罗晓春发文的几个月后,公司股价涨幅超过40%,跑赢了沪深300。

“长期持有”的理念也贯彻到他一手创办的汉和资本中:最初发行的产品是一年封闭期,去年6月起所有新产品(汉和7号、汉和8号、汉和9号、汉和11号)都是三年锁定期。

客户的资金放在管理人手中三个月还是三年,结果会有明显区别,这是由权益类产品的特点决定的。股票市场中持股周期越长,收益率相对较高。

在私募圈里,锁定期半年和一年的基金产品占绝大多数,敢于发行三年期产品的私募屈指可数。

从2017到2018,投资思路发生转变

最近两年市场风格经历了大转变,中小创系统性上涨的转变为白马龙头一枝独秀的结构性牛市。

在2017年初,罗晓春表示,汉和资本看好的股票是大市值的成长股:

大市值的成长股在历史上证明过自己的能力,加上我们之前所说的整个国民经济在稳步下降的环境当中,

对于行业的小公司来说,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持续恶化的,越发不具备挑战行业龙头的能力的。也就意味着这些龙头企业,可以逐渐吞噬小公司的市场份额,即强者恒强。

但是在经历了2017年极端的“一九行情”后,罗晓春认为,对于当前市场风格的变化,其实质是A股估值体系逐步走向成熟的开始。

传统意义上对于大盘股和小盘股、价值股和成长股的划分也将失去意义,他们之间不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个公司,无论市值大小,无论属于哪个行业或者板块,只要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即使短期会收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不断成长的自身价值一定会在长期为股东带来回报。

在选股上,罗晓春会从产业资本的角度寻找未来有增长潜力的标的,目前看好医药、消费、保险、TMT、5G概念等板块,认为机会主要集中在大市值成长股上。相比短期的博弈,罗晓春更关注大白马股未来三年、五年大波段的投资机会。

目前,A股正在大力拥抱“新经济”:监管层对券商作出指导,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这四个行业若有“独角兽”,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

选股方法论:大概率+非对称

作为超长期价值投资者,汉和采取用什么选股方法论呢?

罗晓春称,“大概率+非对称!”

对于公司而言,长期比短期更加容易预测。一部分伟大的公司,他们拥有着代表人类社会最高水平的科技水平、人才资源、组织管理能力,持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长期的维度看,他们创造的价值一定会得到体现,会反应在公司价值的长期上涨趋势中。

相反,短期公司价格则可能收到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宏观经济甚至只是单纯投资者预期的影响,并不时时刻刻都真实准确的反映公司的价值。

汉和资本研究部门全面覆盖申银万国28个子行业,没有任何行业偏好。坚持高确定性和低风险原则,寻找“上涨概率非常大,而下跌概率非常小”的投资标的。

所谓大概率,就是在选股时,当我们判断正确的时候,投资标的将大概率上涨并且涨幅巨大,我们内部标准是90%以上的概率三年至少上涨一倍;

而非对称指的就是,当我们判断失误或者黑天鹅事件事件发生时,投资标的下跌的概率很小并且跌幅有限。我们内部标准是小于10%的概率跌幅不超过20%。

根据收益曲线图显示,公司代表产品“汉和资本1期”在2016年之前都跑输于沪深300。但是在2016年之后,便开始持续跑赢沪深300,且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目前产品收益为164.81%,年化收益为24.67%。

截至今年,汉和资本管理规模超过10亿,拥有上百位客户。

另一类投资人:“快刀八郎”苏思通

相较于罗晓春的超长期价值投资,蓝海韬略资本董事长苏思通人称“快刀八郎”,以出手犀利而闻名。

纵观他的职业经历,“快刀八郎”也符合他的职业生涯:销售楼盘、炒黄金期货、3年时间从券商营业部基层客户经理做到营业部总经理、创办蓝海韬略资本。

苏思通的投资风格,可以定义为资产管理的“成长”+“灵活”,短线操作,强调快+准+狠:

“成长”即核心组合配置行业代表性强、市值适中、流动性高的优质成长股,仓位随市场整体风格进行调整。

“灵活”即把握市场主题热点,捕捉市场提供的短期交易性投资机会。在投资策略上,苏思通是“核心品种+板块配置+仓位匹配”,以核心品种为基础,不断优化其结构。

2016年,苏思通所管理的蓝海韬略旗下蓝海一号,年度收益率为180.92%,夺得当年的私募冠军。

罗晓春个人简介:

清华大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曾先后担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机械行业及中小盘首席分析师,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任职期间曾获得“新财富最佳行业分析师”、《中国证券报》“年度明星分析师”等诸多荣誉。

2013年1月,罗晓春创立了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总监,负责公司整体经营。

代表产品:

汉和资本1期,成立时间:2013-09-10,累计收益:164.81%,年化收益:24.67%;

汉和资本-私募学院菁英7号,成立时间:2015-09-25,累计收益:129.78%,年化收益:41.09%;

汉和恒聚,成立时间:2015-03-23,累计收益:87.16%,年化收益:23.97%;

汉和资本2期,成立时间:2016-04-14,累计收益:76.64%,年化收益:36.39%;

汉和资本3期,成立时间:2016-09-19,累计收益:57.40%,年化收益:37.74%;

汉和恒聚2期,成立时间:2016-10-21,累计收益:54.30%,年化收益:38.44%;

汉和资本5期,成立时间:2016-11-23,累计收益:52.60%,年化收益:40.23%;

汉和天信,成立时间:2016-08-01,累计收益:52.40%,年化收益:30.49%;

汉和恒聚5期,成立时间:2017-03-15,累计收益:40.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