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黔行记 ·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一行4人来到归柳小学已经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里,经历了很多,不算稀奇,却很珍贵。

我们在母校援建的归柳小学食堂——杏林远志堂里,吃了第一顿午饭;我们在房前屋后采摘野菜,第一次尝试自己准备晚餐;我们常常熬到深夜,仔细准备着第二天的课程;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备课到深夜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第一次自己准备午饭

邂逅一窗繁星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唱这首歌

那个时候我就很羡慕

歌里那个在老师窗前遇见满天繁星的学生

岁月摇摇曳曳,繁星仍未褪却

再回首时

我已成为窗里对灯独坐的那一人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在已经过去的九月,我们在归柳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第34个教师节。

教师节当天,我、阮未艾和蒋晗三人各自在班级召开了 “浓浓师生情”主题班会。因为要斟酌班会议程、调试设备,9号那天我们一直忙到夜里十一点才从教室离开。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姚玲主持四(1)班班会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阮未艾主持五(1)班班会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蒋晗主持三(1)班班会

山里的夜特别冷,回到宿舍简单洗漱后,我又重新完善了主持稿。

班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全体同学合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本以为孩子们会太害羞,不愿意唱。没想到最后他们的声音却是出奇响亮,仿佛想让全天下的人都听到:这首歌,是他们唱给老师的!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孩子们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曲终,孩子们起身郑重其事地鞠了一躬,然后扯着嗓门齐声喊:“老师,您辛苦了!”

那一刻,震惊之余便只剩感动了……

班会结束后,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将准备了许久的小礼物捧到了我跟前:“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画,可能有点丑了。”“老师,这是我给你折的爱心,里面还有信哦。”“这是我自己做的手链。”……孩子们叽叽喳喳将礼物塞到我手里,然后“哗”一下就跑开了。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孩子们送的卡片与礼物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我的怀里已经被折纸、祝福卡片和小花塞满了,这些卡片虽然只是白纸涂上了色彩,花花绿绿不讲配色,孩子们稚嫩的祝福的文字仿佛一个个在纸上蹦跶一般,没有什么章法、排版的讲究,还有一些错别字,可正是这样不加修饰的质朴才难能可贵,它一点一点地在敲击着我们的心弦,令人感动万分。

夜月为你而明

“ 露冷风清秋分色,冰轮今宵已渐明。

常感两地别离苦,为汝千里传相思。”

我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开学初登记留守儿童名册,让我意识到了这里留守儿童之多、情况之复杂。

仅我自己班上,就有两名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其中一人父亲患有精神疾病。还有一个孩子,祖父母已经去世,父母皆外出务工,只有他和两个姐姐在家。这两个姐姐也不过是六年级和初一的学生。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班里的留守儿童

新学期开始后没多久就是中秋,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团圆”愿望,我们支教团的成员商议之后发起了“千里传相思·关爱留守儿童”中秋特别活动,通过微信视频让班级里的孩子们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见见面、聊聊天。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为孩子们调试视频

大多数孩子上一次见到父母还是在2018年的春节。许久未见,开朗些的孩子会在视频里主动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开心事儿,害羞的孩子都不敢开口。经过在场老师的鼓励,他们才开始小声与父母交谈起来。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杨江梅姐弟和爸爸开心地交谈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杨磊兄妹和爸爸之间“剑拔弩张”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调皮鬼杨正杰和爸爸聊天时很腼腆

儿女是父母永远难以割舍的牵挂。视频一接通,王琴的妈妈便开始落泪,频频哽咽以致数度中断聊天。懂事的王琴见母亲伤心,硬是把快要落下的泪憋了回去。老师们都在一旁宽慰,过了好久,母女俩才开始正常交谈起来。

黔行记|满窗繁星候月明

王琴的妈妈在电脑的另一端忍不住一直落泪

这次活动帮助了1至6年级和学前班共16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团圆”心愿。人间团圆万象,在这小小一方屏幕前得以呈现……

不知不觉已到深秋,比起南京,这里的温度要冷一些,但我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微小力量,温暖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我愿为繁星,静候夜月明。

点亮一萤火,不负此黔行。

图文:阮未艾

审核:王 珏

听杏仁们讲述南中医的故事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