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瑰寶,美麗的漢簡

前年五一假期去了趟長沙,在長沙簡牘博物館看到了很多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簡牘,倍感興趣。於是後來就對簡牘方面的新聞感興趣。近日,在山西太原東山恆大悅龍臺6號西漢墓(又稱“祔葬墓M6”)內出土了大量的西漢木質簡牘。這是繼2015年海昏侯墓中發現簡牘以來最大的一次發現。

歷史的瑰寶,美麗的漢簡

漢簡

從上世紀初至今,發現簡牘的地方分佈在中國各地。比較多的有:

甘肅敦煌、武威、甘谷、玉門;湖南長沙、沅陵、張家界;內蒙古額濟納漢;新疆羅布泊;山東臨沂;湖北江陵、隨州。

根據發現漢簡的地域不同,可以分為邊塞漢簡和墓葬漢簡。再具體一點也可以分為居延漢簡、敦煌漢簡、馬王堆古籍、銀雀山漢簡、羅布泊漢簡。

這些出土的漢簡紀錄了從春秋戰國到東西兩漢當時社會、歷史、經濟、文化、國之大事等一系列大事。是研究古代社會發展珍貴的資料。

漢簡的又一個特點是它的書法研究價值珍貴。漢簡的書體有三個特點:線條自由、體勢自由、章法自由。

歷史的瑰寶,美麗的漢簡

漢簡書法

線條自由是說起筆和手筆比較隨意,藏鋒、回鋒均無定法,非常自由。體勢自由說的是文字的筆畫書寫時比較另類,長豎、巨捺經常出現,具有戲劇性的效果。章法自由是說因為簡牘面積與紙張的不同,整篇章法瀟灑自由,在有限的空間裡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相傳米芾晚年時,學“二王”感覺不成著手漢簡,學習之後頓悟,真領悟到“二王”用筆真諦!正好說明漢簡的文化藝術造詣很高。

最後再說說簡和牘。其實大家認為簡牘是一個詞,說的是一個東西。其實簡牘說的是兩種東西。

歷史的瑰寶,美麗的漢簡

簡,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長條形,再將寫字的一面打磨光滑;如果是竹質的,還要用火將竹子烤乾防蛀,“殺”去竹青,烤出“汗”珠,稱“殺青”或“汗青”。簡一般長約23釐米,而寬多為1釐米左右。但官府用竹簡書寫文書比一般的書簡長2~3倍以上。

歷史的瑰寶,美麗的漢簡

而牘,多為木質,與簡不同之處是加寬了好幾倍,有的寬到6釐米左右,個別的達15釐米以上,呈長方形,故又叫做“方”或“版”。牘多用來書寫契約、 醫方、 歷譜、過所(通行證)、書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