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握25萬元現金後,一個決定瞬間讓我又負債25萬

2018年,是我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的元年,我以為踏入這條路後只要用心學習、大膽操作,我家資產會像走入康莊大道一樣直線飆升,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原因嘛,大家都知道前不久網貸平臺雷潮滾滾、近段時間股市基市暴跌、房價也是開始有所回落。不過幸運的是在這次雷潮中我平安躲過一劫,有一筆錢剛落袋不到一週的時間那個平臺便雷了,現在想想還心有餘悸。由於自己知識有限,股票還沒碰,不過手中持有的幾隻基金卻沒能倖免,一眼望去綠油油一片,有的虧損率已跌破20%,我得找個機會割肉了,不然越虧越多。

受大環境影響,本著本金安全為主,網貸平臺暫時不敢再碰,除了定投的兩隻基金仍定投外,其它的沒再投,所以家裡的25萬現金全部躺在銀行卡里睡大覺了。以前每天早上喜歡打開軟件看收益,突然沒有了這個感官刺激一時有點受不了,不甘心這筆“鉅款”就這麼靜靜的躺在銀行卡,於是,我那顆不安的心就又琢磨著搞事情了。

那麼到底拿著這筆錢幹什麼呢?思慮了半天最終決定買房。我們家已經早在幾年前買了一套房子,但是隻有兩房,面積很小,再加上二寶馬上出生,以後住起來肯定不方便,所以買一套稍微大點的房子一直是我的心願。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看房,不過當時因為沒有魄力,年底看中的房子單價從5000元一直漲到現在的8000元出頭,生生的錯過了最佳買房時機,每次想起來都能讓我捶胸頓足一番。

不過近段時間由於國家房地產調控,樓市行情越來越低迷,商品房銷量出現了下滑趨勢,往年的“金九銀十”也並沒有如大家預期那樣出現,成色不足的地產市場,只能讓房地產開發商開始紛紛做出降價處理。在千盼萬盼中,我們這邊的房價也終於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不再猛漲,反而有所回落。瞅準這一時機,再加上最近看中的房子正好在自己承受能力範圍內,於是毫不猶豫拉著老公走向售樓部,開啟了我們購買第二套房的征程。

也有人勸說房價還會降的,讓我們再等等,可我認為我們這邊屬於二線城市,而且近兩年飛速發展,環城高鐵、地鐵、輕軌都在修,外來人口也不斷再增加,就算降也不會打五折的。還有一點是我們買的房子靠近大學城,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們這套房子以後要拿來自己住的,屬於剛需,所以,不管房價是上漲還是下降,對我們都沒有太大的影響,最終決定還是先下手為強。

由於是第二套房,首付款需要支付50%,手裡有25萬,離首付款還差一半,於是找父母借、找親戚朋友借、找信用卡借,最終除了公婆15萬不著急還外,剩下的10萬是必須要儘早還清的。每天一想到揹負25萬元債務,我就渾身不自在,為了早日還清債務,這月一發工資就擠出了8000元去還債,“省吃儉用”又被提上了日程,所以最近我們家的生活質量也是降了不止一個level。也許有的朋友覺得為了套房子把自己逼的這麼緊張不值得的,可是我卻為此感到很開心。因為我和老公現在還年輕,賺錢能力還可再提升;雙方父母還未老、孩子還小,我們的負擔還小。所以,在利好的情況下,果斷的逼自己一把,闖過去了我們就贏了,以後掙的錢就可以專注的用來贍養老人、教育和培養小孩了。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手握25萬元“鉅款”的“富婆”由於一個決定最終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負債25萬“鉅債”的“負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