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八年前的今天(2010年10月26日),對於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策影視)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華策影視於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133。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2010年華策集團於深交所上市

從當時的“電視劇第一股”,到如今的“華流出海”主力部隊。上市以來,華策影視以自己的方式升級裂變,成為業內的龍頭企業。

八年,不僅是華策影視逐步壯大的八年,也是影視行業快速發展的八年。回顧華策影視上市後的歷程,其本身的進階“方法論”也給行業帶來了諸多啟示。

“順勢而為”的八年

2010年是電視劇行業穩中有進的一年,獲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436部,共14685集。這一年,根據古龍同名小說改編的武俠劇《新流星蝴蝶劍》在央視一套播出,創下了該頻道兩年來最佳收視率紀錄。同年10月,該劇的製作方華策影視宣佈上市,成為繼華誼兄弟之後國內第二家登陸A股的影視公司。

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說,“我們的創業之路,是從杭州的一個小作坊開始,當時幾張桌子一拼,幾個接地氣的人便幹起了活”,與初創時相較,有了資本助力的華策影視,在戰略佈局與內容創作上更顯底氣與前瞻性。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


上市的八年,也是華策影視順勢而為,升級蛻變的八年。

2013年,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下,華策影視開始拓展進階,將業務佈局覆蓋至遊戲、藝人經紀等板塊。接著,又以16.52億元收購上海克頓傳媒100%股權,深耕電視劇製作領域。

在視頻網站紛紛打出“網絡自制劇元年”概念的2014年,全網共205部、2918集自制劇上線,伴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華策影視的戰略也開始向互聯網化轉型。

2015年,華策影視提出頭部精品戰略以及“全網劇”概念,意圖打通互聯網和影視,IP開發從最初針對劇目、電影、網絡劇、遊戲,延展至電商衍生品等

全產品線,累計採購IP數量超50個,其中便包括2017年的“現象級”劇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進入2018年,現實主義迴歸,在今年華策影視公佈的片單中,包括《橙紅年代》《奔騰歲月》《創業時代》《老男孩》《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在內的多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在列。同時,華策影視佈局頭部內容方面力度不減,圍繞頭部精品戰略,繼續深耕,以現象級產品為核心,全面輻射到遊戲、新媒體、實景娛樂、VR/AR、體育等周邊產業。在趙依芳看來,華策影視的長期戰略目標,是成為互聯網時代一流的綜合傳媒集團,“我們正通過一系列順應時代發展的佈局,一步步朝著目標靠近”。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橙紅年代》

“雙效統一”下的內容創作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2017年年初,趙依芳在題為《以內容為基石,文化產業要跳起來發展》的演講中提出,除了操作層面的創新努力,華策影視始終堅信“內容為王,堅持良心製作、匠心打造,用好故事來滋潤人心”。在她看來,華策影視能取得長足發展,優勢之一便是在題材選擇上善於把握政策導向,在產品上致力於打造思想性、藝術性與商業性相結合的電視劇。

創立至今,華策影視先後打造了《中國往事》《國家命運》《解密》《海棠依舊》等一批反映主流價值的作品,同時探索了主流價值的多元刻畫和青春表達,受到不同圈層觀眾的認可。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海棠依舊》與《國家命運》

2018年,華策影視繼續發力現實題材創作。除了相繼播出的《老男孩》《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橙紅年代》《創業時代》,還有待播的《奔騰歲月》。10月19日,在北京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電視劇創作與展播高峰論壇”上,《奔騰歲月》及《創業時代》獲重點推介。

作為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創業時代》首次將鏡頭聚焦互聯網創業領域。以一群人的奮鬥映射一個時代下奮鬥人群的剪影,刻畫了改革開放後國人集體奔跑逐夢的時代浪潮;《奔騰歲月》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知青周小強(李宗翰飾)與劉立夏(瑛子飾)艱難創業的故事,深刻展現了大時代背景下中國民營企業家們敢闖敢幹、拼搏創新、百折不撓的精神。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奔騰歲月》

此外,主旋律電影也是華策影視發力的對象。2014年,華策影視推出張藝謀導演的文藝電影《歸來》,作品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講述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今年9月14日,由華策影視等六家影視企業聯合出品的港片《反貪風暴3》上映,電影以反貪為主題,呈現出了全新的懸疑色彩和題材視角。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反貪風暴3》

“主旋律作品其實可以做到價值飽滿、好看,又有市場。”趙依芳表示,華策影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便是緊扣時代,堅持聚焦頭部市場內容,做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的探索者和深耕者。

出海,擴大“華流”疆域

影視出海一直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從題材集中到豐富多元、出口地區從亞洲等地進一步向外輻散、推動影視出口的機制從“各自為陣”到“抱團合作”,近年來,中國影視出海逐步有了新樣貌。

“從華策影視拍攝的第一部戲《子夜》開始,我們就拿著海報、拿著樣片去海外擺展臺、銷售,堅持十多年,一來二去有了現在的成績。”趙依芳說,影視出海方面,華策影視一直在探索和實踐。2005年,華策影視設立國際部,開啟了出海的征程,先後將《衛子夫》《上有老》《包青天》《大嫁風尚》《嫁個老公過日子》等67部2517小時的中國影視劇目發行到越南等地區。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2008年華策集團赴海外參展

2017年,亮相戛納電視節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入選MIPTV“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前50,成為率先登上這一榜單的中國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被髮行至包括“一帶一路”沿線的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之後華策影視出海步伐加快,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登陸Netflix,《天盛長歌》被 Netflix以全球獨家的Netflix原創節目預購。

迄今為止,華策影視已成功將1萬多小時的影視劇行銷至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影視出海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近20%。

成果的背後,除了戰略,華策影視的出海策略也值得一提。

“出海”渠道建設上,華策影視自2013年起便開啟“華劇場”建設,在海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上自建內容運營品牌,拓展傳播渠道。


華策上市八年,趙依芳總結髮展要略:內容創新與社會責任缺一不可


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

在趙依芳看來,“國產影視海外售價一直起不來,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各自為陣,海外的影響力不夠大,而抱團‘出海’後,國產劇集會有更強的議價能力。”2017年12月,華策影視聯合華誼兄弟、愛奇藝、京都世紀、大唐輝煌等10家中國影視文化企業共同成立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助力國內影視行業邁入“抱團出海”、合力突圍的新階段。今年6月24日,由華策影視作為運營主體的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也正式受牌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上市八年來,華策影視在不斷壯大的同時,也積極承擔傳播責任,助推“華流”出海,成為中國影視行業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