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制度发展历程

清朝八旗制度,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清代八旗制度发展历程

最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满人其实只有二旗,分别是努尔哈赤统领的黄旗和舒尔哈齐统领的黑旗。1601年,努尔哈赤吞并了哈达部后,将哈达部编为白旗,由自己的大儿子褚英作为旗主。此时便形成了黄旗,白旗,黑旗的三旗局面,后来因黑旗在夜间不好辨认,渐渐地黑旗变成了蓝旗。1609年,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囚禁,努尔哈赤将蓝旗也被一分为二,蓝旗和红旗,红旗交由二儿子代善作为旗主管理,蓝旗则由舒尔哈齐的二儿子阿敏管理。

清代八旗制度发展历程

1615年,尤其战争不断扩大,军队地人数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于是下令将原先地四旗分为八旗。即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红旗分为正红,镶红二旗;白旗分为正白,镶白二旗;蓝旗分为正蓝,镶蓝二旗。清八旗制度正式形成。

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1642年,编成汉军八旗。至此八旗的制度趋于完善。

清代八旗制度发展历程

1651年,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收回了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直接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与下五旗(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