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爲何受人喜愛?因爲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仿佛我們的生命

人們喜愛盛夏之荷,喜愛她“接天蓮葉無窮碧

”的碧綠清涼,喜愛她“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無限生機;而更多人卻更喜愛殘荷,喜愛殘荷之美,喜愛她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 好比生命,身在煉獄心向天堂。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除了大詩人李商隱寫下了不少歌詠殘荷的詩句,還有更多詩人也都曾寫下以枯荷、殘荷為主題的詩篇,今天黃愛古典和大家分享的是宋代詩人許棐的《枯荷》: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霜降”殘荷別韻致

《枯荷》

許棐

萬柄綠荷衰颯盡,

雨中無可蓋眠鷗。

當時乍疊青錢滿,

肯信池塘有暮秋。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貴陽;盛夏的荷花

“萬柄綠荷”的池塘是多麼欣欣向榮、氣象萬千啊。可是如今卻是“衰颯盡”的模樣,讓人的情緒一下子衰頹下來。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我看到雨正打在衰颯的枯荷莖梗上,荷葉梗上荷花早沒了,連枯的葉子也落盡了,光禿禿的荷梗連鷗鳥都沒有遮蓋的東西,更是無法入眠了。那瀟瀟的秋雨落在鷗背上,又流到荷塘裡,這樣衰敗的境況實在使人目不忍睹。

想當初,這些荷葉初長乍發之時,那景象是多麼令人欣喜高興呀!青綠的荷葉一片一片像錢那麼大,層層疊疊擠擁在一起,一下子蓋滿池面。

遙想當初荷葉初生、生機盎然的盛況,誰肯相信池塘會有如今這暮秋衰敗又頹傷的景況呢?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音符”殘荷留疏影 

許棐的這首小詩《枯荷》視角十分獨特,禪意深遠。整首詩前後用荷葉、荷花盛放和衰敗進行對比,讓人不由得進一步思索:荷也象徵著我們的生命,荷的真正“面貌”到底是什麼樣的?是綠意盎然、亭亭玉立、挺立盛放的美麗、寧靜?還是枯萎衰敗不堪風雨的頹廢、傷痛?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河南淮陽龍湖殘荷如畫

詩人寫下的這些詩句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按照佛教的說法,任何事物的榮枯盛衰,都只是一種假相。如果你只看到這些都是屬於“塵勞邪見”。你若把“乍疊青錢滿”看作是荷的本性,就不會想到“池塘有暮秋”;你若想到“池塘有暮秋”,你就不會把“乍疊青錢滿”看作是荷的恆定本性。同樣,你若把榮華富貴、青春年華全看作是永恆的,就不會想到會有衰敗貧窮、老邁死亡的一面,你若想到有衰敗貧窮、老邁死亡的一面,你就會知道所謂榮華富貴、青春年華不過是暫時的現象。

荷的榮衰都是非本性的,榮是虛妄的,衰也是虛幻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憂,淡泊自在,澹然自喜,任運自然,這才是事物的本性,也即是佛性之所在。因為一般人容易滿足於“榮”的一面而忽略“衰”的一面,所以詩由“衰”的一面提出問題,而又聯繫到“榮”的一面,給你一陣棒喝,為你敲起警鐘。這才是這首詩的旨趣之所在。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河北石家莊:“霜降”時節殘荷美

詩人由“枯荷”的榮與衰進而探究,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禪機,參出禪理,才寫出瞭如此深刻、禪意深濃的詩篇,也贏得無數讀者的喜愛,是一首不可不讀的詠殘荷的佳作!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河南許昌:清理殘荷淨化水質

殘荷以自己的生命意象,向我們詮釋著時間、歷史、哲學和希望,滿蓄著生命不息、悄然待發的禪意。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山東)殘荷留疏影謝幕亦芳華

生命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成長,生命的過程是蘊含著無限生機和潛能的。枯荷,就在蕭條和衰敗中蘊含著無限生機和潛能,就像我們的生命,既有青春洋溢、生機勃發的年輕時光,也有中年成熟、從容、大度的美,更有年老時睿智、圓融、不慌於心,不亂於情的清寂、淡雅之美,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各自不同的美好。就像那荷花、荷葉,有榮有枯,有圓有缺,有衰敗殘缺,更有堅韌與不屈, 也好比我們的生命,歷經風雨才能見到七彩霓虹,歷經磨礪才能見到更晴朗的天空,更蔚藍的大海,更宏偉的高山。 生活沒有永恆的美好,也沒有恆久的風浪,身在煉獄心向天堂,體驗生命的豐美與美好!

更多吟誦深秋的詩詞,黃愛古典繼續和大家細細分享。

枯荷為何受人喜愛?因為荷的枯與榮 殘與堅 圓與缺彷彿我們的生命

感謝關注黃愛古典的頭條號,感謝你的閱讀、轉發、點評、分享。黃愛古典,愛古典,詩詞歌賦文,愛懷舊,山水風物情!願與你細細分享人間美好的一切。詩詞歌賦文,山水風物情,是我們來時的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精神的家園,無數經典的文化、傳統、思想、習俗,穿越時空,關照古今,讓我們念念不忘,融入骨髓,浸入血液。如果你也喜愛,就和黃愛古典一起記住傳統,回味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