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一個髒村的衛生革命

坐落在大山深處的木瓜鎮柿花村,位於桐梓縣木瓜鎮東部,地處水銀河景區源頭最頂端,屬邊遠二類貧困村。偏遠、封閉、落後,醉漢多、光棍多,是結核病重災區。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幫扶幹部們至今難忘第一次走訪時看到的情景:農戶家常年灰塵滿布,椅子上四處堆放著髒衣服、髒襪子,滿屋是裹滿泥土的膠鞋,狗在沙發上竄來竄去,雞也在廚房裡上下撲騰,偶爾還啄兩口灶臺上的飯菜。人走進來,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

村民們熱情啊,走到任何一家,不管來了多少人,一隻茶缸全部招待,當那雙滿是漆黑的手給你遞過佈滿成年汙垢的茶缸時,內心既糾結又恐慌。病從口入,但為了與群眾拉近距離,脫貧攻堅隊員們拋下一切,毫不猶豫的接過茶缸,端起就喝,一飲而盡。

更讓人揪心的是,不良衛生習慣帶來的疾病,尤其是肺結核,拖垮了一個個本就貧困的家庭。媳婦兒跑了,年輕人出走了。留下的,只有封閉、貧窮和疾病。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脫貧攻堅隊員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以抓群眾個人衛生、家庭衛生為切入點,延伸到言語衛生、心靈衛生、行為文明。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家家戶戶搞衛生大評比的消息一傳出去,柿花村炸開了鍋。 “我的屋子要你來管,嫌棄我們你就別來!”“我幾十年都這樣活了,你幾個毛頭小子,憑什麼讓我改?”“打掃衛生?可以啊!你們來整吧,我看著!”群眾的牴觸在言語中淋漓盡致。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從20多歲到40多歲的人群入手,從外出打工人群入手,從老師在學校的教育入手,挨家挨戶進行衛生整治宣傳動員。被子怎麼疊、衣服怎麼收、柴草怎麼堆、鋤頭箢篼怎麼放,脫貧攻堅隊員們硬是手把手地教,點點滴滴地做給群眾看。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活動在柿花村引起不小的轟動,拿著獎金獎狀,獲獎的群眾心裡美得不行。好多群眾悄悄說,不把衛生搞好,都不好意思見人!家家你追我趕,人人比學趕超,都爭當衛生家庭。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一天,衛生監督組的同志到王守志家檢查衛生。房前屋後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王守志兄弟倆聞訊從地裡趕回來,紅著臉一個勁地給監督組的同志道歉。原來倆兄弟忙著做農活,屋子收拾了,頭卻沒來得及洗。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柿花村新貌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柿花村人居環境有了“質”的變化,東西歸位了,廚房敞亮了,廁所不髒了,牲畜圈養了,壩子乾淨了,連柴火也捆得整整齊齊。2017年,柿花村迎來了兩位澳門來旅遊的客人,他們被柿花乾淨整潔的環境、樸實好客的群眾吸引,一住就是三個多月,村民們樂開了花。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柿花村新貌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帥灝,遵義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一個剛升級做爸爸的年輕人。2016年到柿花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他從一個剛工作的孩子練成了頂天立地的漢子。他聯繫孃家為柿花村群眾辦理摩托車駕駛證60餘本,合計減少費用6萬餘元。他積極爭取資金,為鄭板組、和平組60餘農戶安裝管道、修建公路,解決難題。2017年,帥灝在一次檢查通組公路建設中摔傷了左膝,醫生說立即住院手術,但當時正值攻堅克難期。為不耽誤工作,這一拖就是大半年,2018年春節,帥灝的左腿已無法正常行走,再次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再不手術,你就殘了!傷勢剛有好轉,帥灝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崗位。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戴鴻芳,桐梓縣外宣中心辦公室主任,今年4月,掛村領導因病住院,他在最困難的時候接過村級指揮長的重任。這個棒接下來,他便更是沒有了白天黑夜,沒有了雙休節假。戴鴻芳的父母都是60多歲的老人了,母親患有甲亢病,右腿走路不方便,父親有腦梗。一年來,父母到醫院檢查治療,他一次也沒陪過。老人打電話來叮囑好好工作,不要掛念。可是戴鴻芳心裡愧疚啊!一年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沒能和家人團聚吃過一頓飯。“我確實是真心對不起他們,但在村裡能為老百姓辦點實事,我不後悔!”

26歲的宋遠來,是柿花村的掛村領導。為了脫貧攻堅,硬是把定好的婚期推了三次,人生的大事啊,他只用了三天舉辦了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儀式後,便匆匆趕回柿花,媳婦常奚落,自己是他撿來的。2018年2月10日,當他的妻子推進產房的時候,宋遠來仍然在村裡工作,得知消息匆忙從村裡趕到醫院時,孩子已經出生了,他錯過了對孩子的第一個擁抱,沒有聽見孩子的第一聲啼哭。

桐梓柿花村,每家每天爭著乾的這件事,讓你想不到!

扶貧工作最難的並不是修路通水,而是扶智扶志。要改變老百姓千百年來形成的習慣,有錢也很難辦到。這是一場革命,是一場不同尋常的革命,是一場需要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毅力才能持續的革命。

柿花的373戶1649人裝進了他們的心裡,柿花的山山水水刻進了他們的骨髓,柿花的一點一滴融進了他們的生命。

(戴鴻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