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何在香港问题上最后妥协了?心理早已崩塌

文|罗四维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何在香港问题上最后妥协了?心理早已崩塌

虽然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但从战略构想落到付诸实践,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事实上,当年英方就曾想尽办法,试图以各种方式扭曲这个方案,以达到继续控制香港的目的。

在邓小平构想的“一国两制”方案中,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国家统一问题不容妥协,主权问题不容商量,英方在这个问题上就抛出了一个“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当时,外号“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刚打赢了马岛战争,在国际上重树了大英帝国的威风。因此在刚抵达北京时,撒切尔夫人坚持宣称英国和清政府“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在国际法上依然有效”,只可通过协商加以修订,不可单方面予以废除,并且说如果中国同意,她愿意“考虑向议会提议以令中国满意的方式处理整个主权问题”,但前提是1997年英国继续拥有对香港的管理权。

显然,撒切尔夫人是想以进为退。她很明白,以此时英国的实力,想要保住香港的主权是不可能的,之所以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不过是想以此作为筹码压迫中国让步,以达成延续英国在香港统治的战略目的。针对此,邓小平严肃而坦率地指出,主权问题是不可能谈判的,1997年中国要收回香港,这是谈判前提。邓小平颇带感情色彩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从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至今,已经整整1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33年,到1997年就是48年。我们不是满清政府,不是李鸿章,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邓小平还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的目标是既要恢复主权,又要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在保持繁荣方面,中方希望获得英方的合作,但并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制下才能实现。随后,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阐述了中国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在听完中方表态之后,撒切尔夫人话里有话地追问了一句:“要是谈判不成功怎么办呢?”邓小平坦然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要收回香港的决策时,已经估计到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如果在15年的过渡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动乱,中国政府将要被迫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么中国政府要勇敢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何在香港问题上最后妥协了?心理早已崩塌

邓小平的强硬表态,几乎击垮了撒切尔夫人的心理底线,当她走出举行会议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时,神色凝重,在下台阶时心不在焉一脚踩空,差点跪在地上。这桩轶事,立即成为当时世界媒体的话题,被人认为是撒切尔夫人遇上强硬对手的真实写照。虽然此后撒切尔夫人还顽固地坚持“三个条约有效”,甚至提出让香港“独立”或“自治”,或在联合国主持下进行全民公决,然而就连英国国内对此也反应冷淡。1983年3月,在得知中方有可能单独采取行动,出现令英国无法回避的严重事态之后,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妥协,致函中方表示英国不反对与中国一起对香港主权的立场进行谈判。

在撒切尔夫人面对现实之后,中英双方终于开始就实质问题进行了14个月,多达22轮的正式会谈及多次非正式接触。在前6轮谈判中,中英双方交锋的焦点主要在“主权和治权”是否分立问题上。英方力求在承认中国的主权情况下,依然保持行政管理权,而中方则坚决反对。就在双方僵持期间,英方散布“香港前途不明”论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了香港“金融风暴”,港元汇率和港股大幅下挫,使得英国资本自己也损失惨重。吃了亏之后的英方只能在谈判中让步,宣布不谋求英国在1997年和香港的“权力联系”。此后,经过两阶段的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何在香港问题上最后妥协了?心理早已崩塌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获得了成功,更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重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