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潛山市龍潭鄉湖田村支部原書記

李江玲

入選2018年10月“中國好人榜”

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李江玲

潛山村幹部的楷模!

潛山黨員、領導幹部的榜樣!

潛山人的驕傲!

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致敬!李江玲!

斯人已去,

但是你的事蹟,你的故事,

將永遠流傳在這片潛陽大地上!

英雄,一路走好!


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2018年7月4日,潛山縣中部地區普降大暴雨,龍潭鄉湖田村原支部書記李江玲接到受災村民求助後緊急前往救助,因暴雨引發山洪,李江玲不幸在半夜救災途中遇難。圖為洪災後湖田村滿目狼藉的八字河,洪水沖垮了橋樑,捲走了李江玲的車,不幸遇難。


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圖為洪災現場,被沖垮的橋樑


潛山犧牲村書記入選“中國好人榜”!

遇難現場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李江玲,男,漢族,1972年4月出生,原安慶市潛山縣龍潭鄉湖田村支部書記。

  事蹟簡介:在生活中,李江玲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他把患腦梗癱瘓的岳父接回家照顧,親自為岳父問醫喂藥,擦洗身子,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他總是衝在搶險救災的第一線,頻頻為困難村民排憂解難。當群眾遭受洪澇災害、生命財產面臨危險時,李江玲義無反顧前往救援,2018年7月4日,一心為民的李江玲殉職在救援鄉親的路上。

  一夜的狂風暴雨過後,龍潭鄉湖田村滿目狼藉的八字河兩岸彷彿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空氣中瀰漫濃重的悲慟氣氛。“老支書李江玲昨夜在趕赴受災農戶的途中不幸墜入河中,離我們而去了。”得到這個噩耗,村民紛紛趕到八字橋旁,向這位好黨員、好乾部做最後的告別。

  一句未達的承諾:我馬上來!

  7月4日,潛山縣中部地區普降大暴雨。

  “儘快組織人員到地勢較高的地方,我馬上來。”龍潭鄉湖田村原支部書記李江玲接到湖田村筏形組村民方新堂的求助後,留下這樣一句話,就掛斷電話趕向災區。然而,他隨後失去了聯繫,在前往察看災情的途中,他遇到了意外。

  據方新堂回憶,當天晚上20時左右,瓢潑大雨下個不停,22時許,幾戶村民跑來說屋裡已經進水了,“我得知母親所居房屋進水很深,人被困了,恐怕有危險。就打電話給了包片村幹李江玲老書記。”可是在電話掛斷後,一直沒有等到李江玲,“沒想到他在趕來的途中遇到了洪水。”

  現任該村副書記的朱顯齊稱,當晚他和李江玲分頭到村民家中查看受災情況,22時31分,他接到李江玲電話,說筏形組有人受災,兩人便約定到筏形組匯合。

  雨還在不停地下,夜幕中,已看不清被洪水淹沒的道路,朱顯齊一路跋涉,發現有的橋已被沖毀,這時是23點了。

  路面洪水漸大,路況不明,十分危險。朱顯齊想到和李江玲聯繫,讓他路上小心。可是電話那頭,一直沒人接聽。朱顯齊隨後多次嘗試與李江玲聯繫,但均未成功。朱顯齊心中多了些不安,他立馬與李江玲的妻子黃枝蘭聯繫,可黃枝蘭說李江玲早已開車去筏形組了。朱顯齊又繼續詢問方新堂,但是也沒有李江玲的消息。“這麼長時間沒到,電話也打不通,他會不會發生意外。”朱顯齊有種不祥的預感。

  一直未通的電話:你在哪裡?

  李江玲就這樣失去了聯繫。朱顯齊立刻將此情況向鄉負責同志反映。正在巡視防汛工作的鄉負責同志得知這一情況後,連夜組織緊急搜救。但漆黑的雨夜,咆哮的河水裹挾著泥沙、石塊奔瀉而下,給搜救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一直到7月5日清晨6點左右,搜救人員才在八字河大橋與皖水交匯處發現李江玲所乘坐的黑色車輛,而車內的李江玲已一動不動了,其雙手依舊緊握方向盤,遺憾的是,已無任何生命跡象。

  這裡離李江玲住處約兩公里。

  在現場,記者看到八字橋兩頭靠岸的地方均已斷裂,黑色的柏油路面下已被洪水沖刷成懸空,李江玲駕駛的小車已經變形破損,孤零零地停放在八字河與皖水交匯處的沙洲上。據附近村民介紹,4日晚降雨量非常大,懷疑李江玲在暴雨中視線受阻,不知前方橋已斷裂而衝入河中。

  老書記為了救援受災群眾,永遠離開了人世。

  一番未竟的事業:我們想你……

  “聽到這個消息我整個人都是懵的,太可惜了,他是個好村幹,為人忠厚,一心撲在村裡的事務上,平時有事都隨叫隨到,哪怕在吃飯,也是放下碗筷就走。”說道李江玲的離世,今年67歲的村民程新元飽含熱淚地說。

  據村民介紹,李江玲1972年出生,其妻弟2009年因病過世,弟媳改嫁,家中只有患腦梗癱瘓的岳父和上四年級的妻侄女,生活無以為繼。李江玲把兩人接到自己家生活,親自為岳父問醫喂藥,擦洗身子,十年如一日,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在村民的眼中,李江玲總是衝在搶險救災的第一線,頻頻為困難村民排憂解難。2016年6月,龍潭鄉發生特大洪水,70多歲的村民程度和被圍困在高山上,其房屋已被山洪沖毀,十分危急,李江玲接到求救信號後,親自帶著救援隊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救援,第二天凌晨4點50分,終於將老人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2014年8月,田充組低保戶李聖的女兒不幸被確診為白血病,面對昂貴的診費,家人束手無策,時任村支書的李江玲得知後,為其起草倡議書,並且四處奔走,共為其募集捐款9萬多元,為這一貧困家庭帶來希望,目前該孩子病情穩定。

  在李江玲為代表的村“兩委”一班人的帶領下,湖田村幫助當地“小能人”流轉土地,發展特色規模種植,這個昔日村民靠著一畝三分地勉強果腹的深山小村,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基地+種植大戶+貧困戶”的發展路子,以瓜蔞、高品質木耳和苗木為特色的產業基地已見雛形,村民的收入穩步增長。

  村文書張變玲李江玲一起共事過10多年,在他的記憶中,李江玲於2008 年4月18到湖田工作,2009年,就與村幹們一起,為湖田村修好了第一條水溝路。從石堰村到湖田村,全長3.4公里,大大改善了當地的交通條件。目前,湖田村26個村民組,有9個村民組的270戶,每戶門前都通了水泥路。2011年,李江玲買了一部奇瑞車,從此,他的奇瑞車幾乎成村民們的公車。村裡有老人孩子生病了,李江玲隨叫隨到,免費將人送到指定地點。“以前李江玲每天第一個到村部。”張變玲說,等大夥上班時,他已將辦公室打掃乾淨,開水已經燒好。7月4日,村(居)幹部集中辦公服務動態紀實記錄卡上,李江玲的簽名竟成絕筆。



技術支持:安徽城市在線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