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说悬案(二)–花季少女,惨遭分尸,南大碎尸案真凶究竟是谁

声明:本悬案系列为大壮原创!主要解析建国以来一些尚未破获或至少未公开破获案件的一些细节,以个人视角还原案件原貌,在力图写出不一样刑侦作品的同时也希望案件早日破获,声明完毕!

其实大壮不太想提“南大碎尸案”,因为这件案子太有名,网上的评论太多,各种经艺术加工后的猜测也太多,以至于大众很容易被误导。但既然是悬案系列,那么这件在中国刑事案件史上有极特殊坐标地位的案子,就不得不提一下。

下面,大壮尽量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这件案子简单说一下吧:

刁爱青,女,生于1976年3月,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读一年级的学生,也是南京“1·19”碎尸案的受害人。刁爱青于1996年1月10日夜间离开学校宿舍后失踪,最后被人看见的地点在青岛路附近。尸体碎片在1996年1月19日清晨,第一次在南京华侨路附近被发现。而后几天,又在南京市多个区域,发现受害人碎尸。

大壮说悬案(二)–花季少女,惨遭分尸,南大碎尸案真凶究竟是谁

尸体被切割成2000片以上,有蒸煮痕迹,骨肉分离、内脏被煮过、肠子整齐排列,堆放于旅行包等包裹中。

案发后,南京市公安进行了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尽管过了追诉期,警方表示永远不会放弃此案调查!

首先,我们要肯定南京警方的办案能力,南京警方的办案能力在大壮看来绝对是全国顶尖的,著名的“冷兵器之王”雷国民就因在南京犯案,被南京警方锁定。

第二,这件案子超过了二十年,为什么没有侦破,大壮觉得无非就是留下的线索、证据太少,或者侦破思路有问题,抑或是调查嫌疑人的时候被“漏掉”了这几种情况。

福尔摩斯说过,如果你把所有不可能的刨去,那么剩下的,无论多么难以置信,肯定不错!

那么让我们从已经发现的客观事实,来推测一下最可能的情况吧,当然一切以最终破案的事实为依据:

第一、凶手跟刁爱青之前见过面,至少认识。

刁爱青内向,来南京读书,属于人生地不熟,大一新生,应该不认识社会上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仅仅出去散步的女生(刁离开宿舍,将被子铺平,显然是准备不久回来的),能被一个她不认识的人轻易领走,更何况还是一名有文化的大学生。

大壮说悬案(二)–花季少女,惨遭分尸,南大碎尸案真凶究竟是谁

第二,凶手跟刁爱青有共同点

很难想象凶手冒然上街,就为劫持一名女孩,然后剁2000多刀,那是变态,而本案的凶手心思极为缜密,那么最可能的情况是和平领走刁爱青。凶手以什么理由把刁爱青领走呢?爱好,到家里小坐,恩,最有可能。刁爱青爱看书,偏文艺,很难想象一个大老粗可以赢得刁爱青的信任,这从侧面说明领走她的人外表文质彬彬,有文化,很容易让人相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第三,作案地点一定是居民区,很有可能就在第一次抛弃尸体碎片的华侨路附近。

为什么这么说呢?刁爱青是一个大学生,人生地不熟的,尽管跟凶犯认识,但警惕性还是有的,偏僻的地方,刁爱青不会去,而热闹的居民区是让她丧失警惕的最好的地方。而且从抛尸形式来看,2000多块碎肉,分若干个包裹,每个包裹只几斤碎肉,显然是为了分开携带。罪犯煞费苦心的仔细处理尸体,恰恰说明他所在的地方不便于藏匿尸体,因为太热闹,整个弄出去,或者分成几块,容易引起邻居注意。

为什么是华侨路附近最有可能呢,因为此后,再没发生过类似的案件,说明凶手只杀了刁爱青一个人,他没有充足的作案经验,那么,一般第一次抛尸的地方不会离现场太远,因为他要熟悉周围的情况,这样才安全。等到察觉自己的第一次抛尸被警方发现,开展调查后,他慌了,立刻想到其他的碎肉要抛的远一些,这样容易干扰警方侦查视线,也让自己暂时安全,于是,出现了以后几次散乱的抛弃碎肉地点。

第四,凶手杀害刁爱青可能是一时冲动,见色起意。刁爱青是穷学生,没钱,因此图财不可能;抢劫杀人没必要把尸体如此处理;刁爱青初来南京,有什么大仇人的可能性基本为零;那么剩下的,就是图色了。前文分析了,凶手有一定文化,很可能在与刁爱青共同探讨文学的过程中,觉得刁长得特想某个人物(比如前女友),见色起意,强奸刁爱青,刁奋力反抗,被罪犯杀害。

大壮说悬案(二)–花季少女,惨遭分尸,南大碎尸案真凶究竟是谁

另外,凶犯如此费力处理刁爱青尸体,又蒸又煮,有切2000多块,显然不是单纯为了抛尸方便,最可能是为了掩饰、消除证据。最可能的证据就是留在刁爱青体内的精液或身上的DNA、毛发等可能锁定嫌疑人身份的证据,这也恰恰说明罪犯就是图色,冲动型杀人。

第五,凶手身份应该是跟学习过外科医学或至少是热爱者。

2000多块,尸肉分离,关节被精确切割,这些无不说明凶手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医学背景。但是凶手是外科医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外科医生一般很忙,每天手术之后很难想象还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处理刁爱青的尸体。另外当时警方首先就对外科医生等有医学背景这类人进行过详细的筛查,不太可能遗漏。但是分尸手法恰恰说明凶手有医学背景,那么很可能这段医学背景不易被外人所注意,比如,在国外学习过医学解剖专业的学生,或者其他能接触解剖的人(不好说名称了)?或者狂热爱好解剖学的人?

第六,凶手是一个人吗?

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因为独居的人士是最具备作案条件的人,毕竟有空间有时间。但这样会成为公安机关重点关注的对象,反复核查,漏掉的可能很小。恰恰有可能有人知情,比如夫妻,妻子为丈夫作伪证,提供没有作案时间的证据,这样,才能一次次躲过我公安机关的调查,成为被“漏掉”的人!

这些仅仅是大壮的推测,相信随着公安机关调查的继续,科技的进步,更多证据会被发现,离揭开真相的那天不会远了。希望此案早日水落石出吧!

更多精彩,请查看“大壮笔谈”空间!

茫茫尘世间,有缘聚头条,如果您喜欢,转发或“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