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閩越水鎮建設快馬加鞭 每天至少30台塔吊同時施工

闽侯闽越水镇建设快马加鞭 每天至少30台塔吊同时施工

閩越水鎮多處建築已封頂。陳建鋆 攝

福州新聞網10月3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黎倫俊 通訊員 陳建鋆 張存金)昨日,閩侯“抓項目促發展”專項行動傳來捷報:1月至9月,閩侯縣完成新開工項目162項,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在全市13個縣(市、區)中綜合排名第三。

目前,閩侯上下正持續提振精氣神,全力推動各大項目建設。其中,重點旅遊項目閩越水鎮旅遊綜合體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每天至少有30臺塔吊和2000名工人同時施工。

一期明年底前開街迎客

昨日,記者從市區驅車走繞城高速,出閩侯竹岐高速口後,就到達閩越水鎮,全程約半個小時。走進水鎮,近8000平方米、36米高的城門樓巍然而立,雄渾蒼勁的氣勢及傳統建築的瑰麗讓人眼前一亮。

“城門樓已基本建成,一層、二層內部精裝修累計完成80%,三層、四層的精裝修施工也已啟動。”閩越水鎮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城門樓內部規劃有遊客服務中心,並引進智能化景區售票系統及互動多媒體設備,力爭實現建築形態與使用功能、古代建築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打造成福州文化地標建築。

沿著城門樓左右兩側分佈的仿古建築已初現規模,連片的白牆灰瓦傳遞著濃濃古意。穿過城門樓,記者看到,工地裡一派繁忙景象,林立的塔吊來回運輸物料,機械設備轟鳴運轉,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水鎮內部的榕城藝庫、福榕漁港、青紅市井、梅音書院、客棧酒店等10多處建築已封頂,正進行外立面施工。”上述負責人介紹,水鎮中心的榕月湖及整體水系也在開挖湖體和河道。

“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我們投入了足夠的人力、物力和機械設備。”該負責人說,現在每天至少30臺塔吊和2000名工人同時施工,確保一期在明年底前開街迎客,二期計劃在後年底建成。

凸顯福州獨特歷史文化

閩越水鎮項目有何特色和亮點?記者瞭解到,該項目是閩都水鄉文化特色小鎮的核心區,將以水系為串聯軸線,著力凸顯福州獨特歷史文化,再現千年閩越水鄉風貌以及老福州百業百態。

“我們規劃了十大主題街區、二十大主力展館、上百種體驗商業和旅遊演藝、上千間民俗客棧……”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圍繞榕月湖,將建設福榕漁港、青紅市井、梅音書院、月老婚俗等10個板塊,展示閩史、閩商、閩學、閩居、閩食、閩器、海洋等七大文化。這些板塊將通過20個主題展館和近百個人文景點呈現,展現閩都千年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閩越水鎮將運用高科技手段打造“日日有表演、週週有活動、月月有節慶”的演藝體系,充分展示文化魅力。“比如在閩商會館的仿古戲樓,我們計劃結合全息投影技術,創新展現閩劇這一文化瑰寶。”該負責人表示,還計劃投資約1億元,以榕月湖和城門樓為舞臺,聘請國內著名導演團隊,通過3D建築投影、大型水火秀等高科技手段,呈現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歷史。

打造我市首個“吃住行遊購娛”一體景區

閩越水鎮項目佔地面積約1117畝,總投資約93億元,被納入國家優秀旅遊項目名錄,按5A級景區標準規劃設計,將打造我市首個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旅遊綜合景區。

“目前約30個品牌確定入駐閩越水鎮商業板塊。”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包括茉莉花體驗館、油紙傘、漆器、國石、武學、青紅酒等相關的文化型傳統品牌,以及文創市集、皮具體驗、植物科普等體驗型休閒娛樂品牌,還有耳聾伯元宵、沒牙伯花生湯、福州魚丸等特色餐飲品牌,還有意向商家200多家,如聚春園文化酒樓等。

打造一站式旅遊集散地的同時,閩越水鎮還將推動城市旅遊模式從觀光遊向度假遊升級。“項目打造全天候旅遊演藝體系,遊客需要至少兩天一夜才能體驗完一期項目的所有內容。”該負責人說,一期正打造三大酒店千間客棧,屆時可滿足每日3000人接待需要。整個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吸引300萬~500萬人次遊客量。

據介紹,閩越水鎮與閩侯曇石山博物館、閩都民俗園等眾多文化旅遊景點相鄰,再加上青紅酒、根雕、軟木畫等產業集群的賦能,將聯動整個區域旅遊市場,帶動當地文化和經濟發展。

闽侯闽越水镇建设快马加鞭 每天至少30台塔吊同时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