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情我願」——互補婚配

“你情我願”——互補婚配

男方條件較差卻想在婚姻市場中找到滿意的對象,可供選擇的辦法之一就是付出較高的金錢在婚姻市場中與其他婚齡男青年進行競爭;另一種辦法就是降低擇偶標準,選擇一個條件更差的女性。現代婚姻模式與傳統婚姻模式的區別表現在擇偶標準上是前者更注重個人情感因素,而後者更注重家庭利益與經濟條件;而注重個人條件,並不是在擇偶時注重情感因素而忽視物質利益,注重個人條件是看其在未來是否有養家餬口的能力與品質,而非雙方的情感基礎。由此可見,現代社會婚姻更注重對方的個人條件,這與傳統社會婚姻較為注重對方家庭條件有所不同,但是注重個人條件的同時,仍然沒有擺脫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在農村,女方偏好的是男方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潛質,如果對方已經凸顯出某種潛質或有正式工作,女方就會讓男方家庭選擇彩禮的多少送給自己,當然男方所送彩禮也不會太低;當男方個人並沒有一技之長或沒有外顯的價值,而且男方家庭條件也不好,不足以讓女方有安全感時,女方便會選擇高額彩禮與其達成婚約。

劉闊,名牌大學畢業,畢業之後在鄭州一家央企上班,薪資福利待遇都不錯。2012年經同事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女孩為夏邑縣大侯鄉人,身材與相貌都較好。大專畢業,在鄭州一個小公司從事財會工作,薪資3000元左右。在兩人談婚論嫁準備送彩禮時,女方父母並沒有什麼特殊要求,讓男方家庭看著辦。2014年村裡舉辦婚事的基本標準為男方必須新蓋一座兩層樓房以及彩禮80000元,男方家庭當年新蓋的不是樓房而是平房,彩禮送了30000元。送彩禮當天,女方父母對男方家長說“咋送那麼多啊”

“你情我願”——互補婚配

布迪厄將人們所擁有的資本劃分為三個基本類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以及社會資本,並指出“特定行動者佔有的社會資本的數量,依賴於行動者可以有效加以運用的聯繫網絡的規模的大小,依賴於和他有聯繫的每個人以自己的權力所佔有的(經濟的、文化的,象徵的)資本數量的多少。”一個人所擁有的社會資本不僅取決於其本人能力的大小,還取決於其所在聯繫網以及聯繫網中的其他人。

案例中的男青年具有高學歷以及高薪工作,較好的工作環境與發展前途,女青年及其父母都預測到男孩較好的發展前景,並且處在城市大環境中,一定會在城市落戶定居,因而並不在意男青年目前的家庭條件以及所送彩禮多少。因此,這一案例看似與前文所述的女方在婚姻市場中佔有權力優勢有所矛盾,其實不然。在這一案例中,男方家庭條件雖然不是很好,但是男方擁有女方所需的社會資本或文化資本,並能夠將其轉換成經濟資本,因而成為婚姻關係中有較大話語權的一方。

“你情我願”——互補婚配

相反,男方家庭條件較差、兄弟較多、男方本人又沒有穩定收入和可觀的工作時,對於女方來說男方未有任何資本,因此男方在婚姻市場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一個因為精神問題接連兩次被拋棄的漂亮女人,2018年年底即將三婚,而且現金彩禮依然是十幾萬元。與她結婚的男青年是第一次結婚,之所以選擇一個結過兩次婚且患有精神問題的女人,是“因為他家中兄弟三個,沒有正常女孩願意嫁到有三個兒子的家庭,他們不好說媳婦,所以也就不計較了在家族成員控制的婚配關係中,家族成員或其本人都希望通過婚姻關係滿足雙方的最大利益,他們相信與之聯姻的人,就是會提供給他們最滿意報償的人。在這個案例中,男方以其沒有任何可供其討價還價的資本,成功娶到一個妻子;女方家族成員為其家中的女人考慮,以免重蹈被拋棄的覆轍,因此選擇高額彩禮作為補償。這種婚姻交換,滿足了雙方各自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