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爲什麼能活十五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經常在網上尋找BT下載種子的朋友們一定非常熟悉這個名字:海盜灣。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2003年初一成立,就立刻在互聯網圈兒裡聲名四起。

在2009年運營者被瑞典逮捕之前,其註冊用戶就已經超過了300萬人,BT種子製作者則高達1500萬人,月訪問量則超過了2.3億人次。

十年前,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了。可以說,整個BT圈兒裡,海盜灣稱老二,沒人敢做老大。

雖然做的是眾網民喜聞樂見的事兒,但盜版無疑是與各國的法律相違背的。

因此,海盜灣也是遭到了瑞典警方的花式圍剿,一會兒抓個人,一會兒搬個服務器什麼的,導致網站的日常運營經常受到影響,用戶們也是叫苦不迭。

為此,運營者們尋思了好幾個出路,比如籌款買地建立一個充滿自由精神的獨立國家,結果一億美元的目標只籌集了一萬多,而且被收購的島主還不願意;

又想要發射衛星把網站放在太空裡,甚至在服務器被警方搬走之後,他們還計劃連服務器都架設到太空去

當然,這些美好的想法一一未能成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它究竟有什麼魔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自由與分享的精神驅動

海盜灣能夠被眾多網民一致推崇並追隨多年,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概是運營者們都很酷。

由民間反版權組織海盜署(這名字一聽就很帶感)在2003年成立之後,海盜灣於2007年迎來了三位影響最大的運營者Gottfrid Svartholm、Fredrik Neij、Peter Sunde。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即便是在不久之後被瑞典警方抓捕,面對律師質問的時候,這些運營者依然用技術支撐的高傲去與之針鋒相對。

彼時互聯網逐漸形成興盛之勢,年輕人正是網絡世界的主力軍。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另一個原因,大概就是網站的口號很酷。

從海盜灣的目標實現真正的言論和文化傳播自由裡,我們可以輕易地看出其已經具備了席捲網絡用戶的號召力。

這其中幾個字眼是需要注意的。要實現意味著現實世界中的不公,真正影射現實的虛假,言論和文化是宏大的概念,而自由則只能給人一個並不確定的模糊的想象邊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總之就是:我也不知道最終是想幹啥,但就是讓你們覺得我是對的。這與勒龐闡述的烏合之眾在理論上並無太大的區別。

也就是說,海盜灣能夠在建立之後的短時間內便討得大量用戶歡心的原因在於,其既有符合年輕網民心理傾向的個人整體形象,又策劃了一個聲音響亮而意義模糊的目標任務。

而這大概也令其即便是過了十幾年、版權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時候,仍然會博得大量網民的同情與讚揚的原因所在。

免費需求的生命維持劑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互聯網興起之後,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免費。

由於網絡監管體系的完善速度遠遠趕不上網絡規模的擴張,在21世紀的頭十年裡,在網上幾乎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隨便什麼你想要的東西:電影、音樂、書籍、軟件免費,成為了傳統互聯網時代的代名詞。

顯而易見的是,這種免費催生了兩種結果。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但是現在海盜灣之類的網站告訴你不花錢就能獲得服務,你會怎麼選擇?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即便是現在,免費在互聯網上的吸引力仍然是大大存在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除了免費帶來的流量需求之外,海盜灣一定程度上還承擔著資源即時傳播的作用。

打個比方,雖然現在中國的電影屏幕數量迅速增加,但也只能滿足城市人口的最新影片觀看需求。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那麼,海盜灣的存在對於滿足這一部分人的最新電影觀看需求就顯得很重要了。

而且,從商業損失上來說,即便不能通過盜版觀看,恐怕這類人群也不會專門抽個時間跑到幾十公里外的影院,也就幾乎不存在商業損失。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海盜灣反而一定程度上起著平衡資源需求的作用,而且有助於電影影響面的擴大。不掙金盃掙個口碑,對版權方而言也並無大礙。

一個是互聯網免費時代的後遺症延續,一個是在綜合考慮之下不得不選擇進行免費的資源選擇。這兩種免費需求,也可以被看做海盜灣的存在對一部分人的必要性。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更進一步來講,海盜灣被排擠、被屢屢關停是由於版權背後的商業利益;而屢次死灰復燃,也是同樣的一套邏輯。

目前各國以及國與國之間頒佈或簽訂了大量的版權保護法案或者協議,其目的有二:一是保護原創者的版權不受侵犯,是一種尊重;二是以此來鼓勵原創、技術創新。

而事實上,現實當中無論是音樂、電影、書籍,還是圖片、遊戲等,其背後都隱藏著一條巨大的利益鏈。與其說如今的版權保護是為了保護原創者個人,倒不如說是在幫助商業化的公司掙錢。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名義上是保護了版權,實際上是在強制性收割用戶。網友當然不肯就範,於是奔向免費的盜版就成為了一條無奈之路。

但指著它掙錢的公司肯定是不肯的。所以,海盜灣的反版權行為,實際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看做反版權壟斷的行為,觸碰了商業利益,自然要遭到打擊。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版權保護都是奔著壟斷的方向去的。我們必須承認版權保護的積極意義,但海盜灣劍指其缺陷之處,順便對這些積極意義產生了消解,自然也是需要批評的地方。

而海盜灣的反版權行為卻又在一定程度上被需要,從而產生由於被盜版而獲得的商業利益。

就像海盜灣的目標裡所說的一樣,盜版實際上也是一種傳播行為。對於一些名氣不是很大、受眾面不太廣的作者、歌手、電影而言,正規渠道無法獲得足夠流量的情況下,盜版成為了可以增加自己的傳播的渠道之一。因此對一些人來說,他們對自己的作品被盜版抱著的其實是一種縱容的態度。

就像有的媒體洗稿洗出名堂之後,很多大V反而會以自己的稿子被洗為榮

當然,我們這裡考慮的是商業利益的推動下各方對被盜版的態度。就後者而言,有的版權主義者不在乎利益只看重版權,就另當別論了。

堅定共享的背後,是版權制度不完善的現實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其實我們非常願意看到一個陰謀論成為現實:海盜灣表面上看是打著共享的旗號不掙錢,實際上背後也有自己不可告人的商業目的,比如賣身6000多萬人民幣、利用用戶的CPU挖礦等。

但很可惜,海盜灣確實沒有背後的商業利益。它掙點兒錢,最多也就夠維持一下日常運營。就像創始人被捕之後面對可能來臨的幾百萬美金罰款的態度一樣:隨便罰多少,反正我們也交不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但為盜版資源提供生存的土壤,也正是法律所認為的海盜灣的原罪。也就是說,海盜灣並不生產資源,也不是資源的搬運工,而是眾多資源的棲息地。這聽起來是不是和國內的某個軟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呢

而海盜灣能夠這麼多年來屹立不倒,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也在逐漸發佈一些具有免費原創版權的資源。其開設了一個正版專區,一些用戶會分享自己的完全版權作品並提供免費下載。而這也可能是共享目標的初步實現。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探索海盜灣之所以能歷經十五年的曲折而屹立不倒的原因,絕不是意圖將其美化。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海盜灣在滿足一部分試圖不勞而獲的人的同時,對辛勤的原創者而言則是極大的不尊重,自然也要受到相應的制裁。

結尾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為什麼能活十五年?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海盜灣傳達的一切資源都應共享的理念和現行愈加走向嚴格的版權保護制度成為了兩個極端。

一個是所有資源全部免費,這勢必會造成原創動力的缺失;一個是所有知識必須受到保護,最終可能會令世界進入萬物都要付費的時代,這反而會更穩固海盜灣的生存。

所以,海盜灣的出現實際上是對現行不完善的版權制度的對抗。免費與付費、付費的額度、購買者對產品的擁有權和使用權等問題,如果能夠在未來的版權保護制度下得到完善的解決與平衡,海盜灣最終可能也就將會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