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這兩天支付寶推出了一個新的保險產品叫“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小編感受了下,和現在的水滴籌平臺推出的大病醫療互助計劃非常相似,不過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有個非常大的優勢是憑信用初始免繳費。一起看下支付寶這款大病醫療互助計劃適不適合你。


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在區塊鏈等高科技加持下,支付寶今天一早,又祭出了個創新大招——0元門檻就可加入一項大病保障計劃,保障金額高達30萬!在支付寶裡搜索“相互保”小程序即可找到。

這款名為“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的計劃,早上菜雞打開頁面時才2千多人加入,到晚上7點鐘時,已經有超過3.6萬人加入,爆款潛質十足。


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從產品的推出機構來說,都是阿里系實力雄厚、拿國家正規牌照的企業。螞蟻金服和芝麻信用我們熟悉了,相對陌生的信美相互是誰?

信美相互也是阿里系的,是螞蟻金服、天弘基金參與發起的“相互保險社”。去年作為國內首批3家相互保險機構之一,已經拿到保監會頒發的正式牌照。

所謂相互保險,跟普通的商業保險,在運作機制上大不一樣。說白了,就是大家集體“抱團取暖、分攤損失”,不讓保險機構大賺中間費,降低健康保障的成本。

相互保險社本身是非營利性質的,保障資金來源全體參保者(會員)。由於不追求經濟效益,一般來說,相互保險比傳統商業保險便宜不少。

0元加入是指零門檻,而非零費用,享受保障還是要付出真金白銀的,只不過這個費用相對較低,且化整為零,一點一點付。

到底是怎麼操作的,跟傳統重疾險相比,又有什麼區別和不足,又適合什麼樣的朋友,我們下面就來具體說說。

這款大病互助計劃,對標的是傳統的一年期重疾險。只要符合條件(芝麻信用650分,年紀18~59歲,符合健康告知要求),就能不花一分錢先“投保”加入。


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在成功加入計劃,過了90天等待期後,參保會員一旦得了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100種大病之一,就可以申請一次性保障金。40歲以下的會員,保障金額是30萬;40歲以上10萬。

保障總要錢吧,那這個費用,會員怎麼承擔呢?

它是等到共同參保的人中,有人患大病併成功通過理賠申請後,保障金費用(以及額外10%的管理費),就由所有會員均攤支出。

為了避免麻煩,相互保每半月統一一次理賠公示和打款,均攤的費用會通過支付寶劃扣費用。如果自己患病則可一次性領取保障金,之後退出保險。

下面這張圖,應該能把整個流程很清楚地展示出來了:


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那麼我們很自然會關心了,在網上買保險參加這項保障計劃,到底會花銷多少錢呢?可別是碰上無底洞啊。

為了避免均攤費用過高,“相互保”明確寫明,“每位成員為單個患病成員分攤金額不超過0.1元。”也就是說,“相互保”產品成立的前提,是有超過330萬人以上參保。如果滿3個月會員人數不夠,該項目就會終止。

以支付寶的影響力,加上產品上線前已有上千萬人預約參加,這個會員規模估計問題不大。

那麼後期,我們每年可能會付多少費用呢?

這個不太好準確預估,但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做參考。

假如“相互保”中成員人數為500萬人次,某期公示100個出險案例(每半月一期),每個賠付30萬,即賠付總額為3000萬,加上10%管理費總共3300萬。那麼在分攤日,就是500萬人平攤3300萬,每人當期扣除保費為6.6元。假如平均每期都是100個案例,那麼一年就是158.4元。


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有朋友要問了,每次100人還好,假如1萬人呢,那費用不就蹭蹭蹭上去了,這保險是不是就不划算了?

這裡其實涉及到一個保險精算的問題,也就是患重疾的概率和費用怎麼定。螞蟻保險在科技應用上有不少大數據優勢,這些應該事先都算好了。

我們還可以跟傳統重疾險做個比較。目前市面上的一年期商業重疾險,費用是隨年齡逐年增加的,30歲男性的30萬保額最划算的至少要年付240元左右;55歲男性10萬保額要年付1100元。大家可以拿這個費用作個對照。

此外,“相互保”在退出方面也比較開明,如果你加入後覺得費用貴了,不願意繼續分攤,可選擇隨時退出,這點也比傳統保險的退保要好得多。

另外為了規避騙保等行為,這款產品要求只有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才能加入;而且保障只限60歲以下,用戶年滿60歲就會自動退出,對所有會員更公平一些。這回你知道支付寶的芝麻信用低租房不免押金,買保險還沒有優勢。


支付寶“相互保”互助醫療保險「評測」


總體來說,這款相互保險產品,是一項科技和制度上的重大創新,給廣大群眾健康保障的需求,帶來更多的靈活選項。

比起傳統重疾險,相互保險加入門檻低,負擔輕,不用動輒一年要繳上千塊,持續幾十年;而且從模式上看,費用也會比較低一些;

對重疾險有所瞭解的朋友,可能會發現,30萬/10萬的重疾保額,相對來說低了點。

這可能跟這款產品剛推出,為了降低大家接受門檻(均攤費用)而有意做的設計。好在重疾險可以買多份,理賠金額可以疊加的,覺得不夠的朋友,不妨多買一份別的保障。

而且從長期來看,由於目前這款產品沒有對超過60歲的保障,所以對中年且資金充足的朋友來說,傳統的長期或終身重疾險,還是需要配置的。

有些朋友可能會把這跟網上流行的輕鬆籌、水滴籌混為一談。區別還是蠻明顯的,後者是純粹的愛心捐款,而相互保險真正貫徹了“互利”原則,你花出去的每分錢,既是愛心更是對自己的保障,而且是有國家制度規範的。

相互保險這種模式在我國才剛起步,還要繼續探索完善。就目前而言,我覺得挺適合一些對保險有所顧慮、或者手頭比較緊、又想享受安心保障的年輕朋友。加入和退出成本都較低,作為一款非營利、正規持牌機構的產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