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郯國故城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北部、護城河北岸。郯國故城建於戰國至漢代,故城呈不規則四邊形,周長4696米。城門以青石構築,城牆用夯土築成。今僅存西、北城牆局部。東、西、南、北4門為青石砌築。東北部隆起部分是古臺遺址,俗稱帥軍臺。出土有石斧、繩紋陶片、殘陶鬲等。“郯國故城”是山東省年代較早、面積較大、保護較好的古城址之一。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郯國故城是西周至戰國初期的郯國都城。位於郯城縣北郊的高地上。郯國故城東北角320 米處為楊樓村,東南角現為郯城縣郵電局家屬院,西北角500米處為北馬村, 西南角為縣幹休所,故城內有6個自然村和1處中學。

《通志·氏族略》雲:“郯氏,祁姓,子爵,或言贏勝,少昊之後。 ”一曰己姓。《左傳》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載:“秋,郯子來朝”,昭公問“少?白皋?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答以“我高祖少?白皋?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戰國初期滅于越。《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曰:於粵子朱句“三十五年滅郯”,時當週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秦置郯郡,漢置郯縣,唐省縣入臨沂, 宋金因之,元末復置郯城縣。

郯國故城呈不平行的四邊形,周長為4670米,其中東牆長1370米,西牆1260米,南牆780米,北牆1260米。東牆和南牆已夷為平地,北牆和西牆大部分保存尚好。城牆系黃土夯築,基寬40米,頂寬15米,高40米。 現存殘

牆高3~4米,牆基寬35~45米。 故城有4個城門,城門以青石構築。 城牆用夯土築成。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傾蓋亭位於縣城北5公里處,相傳孔子路遇程子,交談時,因二人所乘轎輿傾斜一處,故後人在此建亭以紀,名傾蓋亭

在故城範圍內深翻土地、挖溝築渠時,經常出土西周、春秋、戰國及漢代的殘陶片、瓦當、殘陶豆等,還出土過秦半兩、楚國鬼臉錢及漢五銖,並經常發現缸瓦井,直徑為50~70釐米。

郯國是春秋時期一個小國,在今山東郯城一帶。由於歷史資料匱乏,無法考證它具體的邊界線,但從周邊國家的範圍和現在每個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資料來分析,大體的輪廓還是能夠找出來的。疆域包括在沂河東岸從李莊到歸昌楊集,東面包括臨沭曹莊大興,以及贛榆部分、東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區。但是,一種說法認為,郯國曾經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北抵琅琊,南至長江,東臨黃海,西接徐州,但是後來淪落了。 春秋時期,郯國的周邊國家是鄟國和祝其國。

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武丁封其子於炎地(今山東郯城)建立侯國,稱炎國。周滅商後,周武王將其封給商王帝乙長子、商紂王的長兄微子啟,歸附於宋國所轄制,並允許享爵位,子爵。微子啟派其裔孫子鷙管理炎地,成為宋國的附屬國,後為楚所滅。

《漢書·地理志》載:“周爵五等,而士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五十為附庸。蓋千八百國。”這隻能說明一個大致的概況,並沒有詳盡的考察說明。

因此關於郯國的歷史存在疑問之處,諸侯國的疆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各國攻伐征戰,和王朝在封土上的賞罰,諸侯國的疆域是隨時消長的。再者,諸侯國的封土,在夏商時期,疆域是不明確的,只是管轄了大概的面積和大體的戶數,上門催收賦稅而已,沒有過多的行政管理手段。周以後,行政管理手段相對加強,但也是若有若無,這時疆域的概念已經存在,各國在重要的通道路口已經設置了關隘,派兵把守。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在當地有關魏齊馬陵之戰孫臏和龐涓打仗的傳說故事流傳也很廣泛。在馬陵道旁出土的戰國時期兵器有銅戈、銅矛、銅劍、銅簇等,特別是1987年大尚莊出土的一件帶銘文的銅戈《邵氏佐》戈,更加證明魏國軍隊曾在郯城馬陵山打過仗,否則魏國的兵器不會遺失在馬陵道旁。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郯城縣歷史悠久, 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 時境為“東夷”之地, 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 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 “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 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 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 不久又省入臨沂。 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建國後隸屬臨沂地區。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公元前341年魏齊馬陵之戰,其戰址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1992年在臨沂召開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研討會”,使魏齊馬陵之戰的研究達到了高潮。魏齊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之說,遂在史學界取得共識。故此魏齊馬陵之戰的戰址當在郯城的馬陵山,馬陵道在郯城縣境馬陵山地段,南起大尚莊鄉的孫家塘,北到清泉鄉的九道灣,在郯城縣境約40餘公里。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馬陵道分山頂道、山澗道、河谷道,馬陵道旁與馬陵之戰有關的地名、村名很多。有馬場,相傳是餵養戰馬的地方;古寨,為駐紮軍隊的地方;有龐涓一次上馬石、射箭崖、卸甲營、恨谷崖、龐涓溝、龐涓二次上馬石、龐涓死地、分屍嶺、跑馬嶺、安子廟、龐涓墓等有關地名村名,與馬陵之戰有關的資料也很多。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於公墓東西寬100米,南北長140米,中心封土高7米。墓前有“清康熙”三十九年郯城知縣趙節重立石碑一幢,碑文為“漢於公墓”。該墓現保存較完整。墳墓封土高大,佔地二畝多。相傳於公死後,人人懷念,凡路過之人,都自動兜土添墳,日久天長,封土越來越多。於公,系漢相於定國之父,曾任縣獄吏、郡決曹。他精通法律,治獄勤謹,無論大小案件,他都詳細查訪,認真審理,因之“每決而無恨”。於公以德治獄,千古稱頌。相傳某年除夕,他見囚犯們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想必是因為不能與家人團聚而愁苦。於是他冒著“私放囚犯該殺”的風險,放犯人回家過年。他對犯人說:歲盡臘除,誰無父母子女,誰不盼著家人團聚,我今天與你們約定,大年三十放你們回家,新年過後,初三回來,不準逾期,如逾期不歸或私自逃走,當加倍治罪。犯人聽後,無不歡喜、感動。正月初三,果然犯人全部歸來。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於公秉公辦案不徇私情,深得人心,特別是東海孝婦案,民眾更是拍手稱頌。於公為此案件,明詢暗訪,察知為一樁大冤案後便寢食不安,百般為其表白,尋求生路。無奈昏憒縣官,愚昧太守,不顧於公再三直諫,不作詳查細詢,糊里糊塗地將孝婦處死,致使無罪的孝婦遭有罪之誅。於公憤而棄職回家。後新太守到任,訪求於公高大故里,於公便將全部案卷呈出。新太守為孝婦平冤,並親身致祭孝婦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孝婦冢在郯城縣城東外環路旁,是一個高五、六米的墳冢,周長80米,佔地近半畝。這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西漢年間東海孝婦冢。在孝婦冢的墓前有石碑兩座,一個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個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孝婦冢是明代日本倭寇殘害同安婦女的歷史罪證之一。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據《漢書·於定國傳》記載,漢朝時,東海有一個孝婦,很早就死了丈夫,沒有兒子,但贍養婆婆非常周到。婆婆想讓她再嫁,她堅決不肯。婆婆年紀大了,怕拖累媳婦,就上吊自殺了。婆婆的女兒到官府告狀,官府拘捕孝婦並對她用刑,孝婦熬不住,被迫承認有罪。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當時於定國擔任獄吏,認為孝婦贍養婆婆,孝順出名,不會殺人,太守不接受他的意見。孝婦被殺後,郡中大旱,三年沒有下過雨。後任太守到任後,於定國說:“孝婦不應被判死刑,前任太守冤殺了她,過失就在這裡。”於是太守親自去祭奠孝婦墓,在墓前刻石,表彰她的德行,天立即下起雨來,當年獲得豐收。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竇娥冤》故事的原型就在山東郯城。郯城縣城東2.5公里處,有一個高五、六米的墳冢,周長八十米,佔地近半畝。這就是西漢年間至今保存完好的漢東海孝婦冢,在孝婦冢的墓前有石碑兩座,一個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個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她的頂端自上而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分界線,人們傳說這是孝婦和她婆婆的合葬墓。線東側是她婆婆墓,線西側是孝婦墓。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山東省郯城縣 郯國故城周至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