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收看這部紀錄片以前,請認真閱讀以下兩個建議——

“請勿在空腹狀態觀看。”

“深夜收看等同於自虐。”

老藝術家極為乖巧地聽取了這些建議,並且專門挑午飯時間一邊吃一邊看。結果呢,飯早已經吃完,卻更餓了,甚至還迫不得已開了包零食解饞。

沒錯,罪魁禍首就是陳曉卿導演的朋友圈爆款,首播評分9.4的《風味人間》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風味人間》的其中一系列海報是“生菜”山水畫

陳曉卿,看見這名字就覺得很好吃。

陳曉卿這幾年成了吃貨界的大愛豆,他的絕技是每一次出現都能把人生生給講餓,包括他自己。他上過幾次《圓桌派》,有那麼幾次他講著講著,突然停頓、當機了,其實他是在咽口水。

結果現在粉絲們都已經鍛煉出條件反射心理機制:一看見陳曉卿,就想吃飯。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當然了,如果肚子裡不曾裝過幾百斤肉,腦子裡沒有幾百斤乾貨,這吃貨界愛豆,肯定是當不下去的。《舌尖3》一看就是對食物的愛不夠深沉,才胡亂湊合出了超長廣告片,一點兒靈魂都沒有。

畢竟一個人到底愛不愛吃,如同戀愛,如同咳嗽,沒法假裝

老藝術家也是陳曉卿的粉絲,可像我這麼實事求是的人,當然不能隨隨便便就給好評。於是我反手就給《風味人間》點了五星

絲毫不帶吹的,我早就預計我會看餓,但還真沒想過會幾乎看哭。《風味人間》,有對食物最崇高的愛。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烤制酥皮蟹

美食紀錄片重要的意義不僅在於好吃,而是將你所不曾知道的美味,連同它們背後的文化,一齊給你展示出來。

新疆手抓羊肉,也叫手把羊肉,得一手拿刀,一手拿肉來吃,直到把羊骨頭的肉吃的乾乾淨淨。在新疆阿勒泰的深山中,當年生的羔羊肉質細嫩酥軟,油脂豐茂,濃香清甜,只要清水燉煮便是夏季的至味。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隱匿在新疆阿勒泰深山中的人間至味

而中國牧區最東的呼倫貝爾,人們用一種更復雜的方式烹飪多年生的羯羊。卵石內部炙烤,奶桶密封增壓,帶皮燜烤的羊肉汁水豐盈,做出來的叫奶桶肉。最美味的是羊胸口部分。彈力、張力十足的厚肉,豐潤油脂隨著刀鋒過處綻開,入口綿密濃烈,餘香持久。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在唇齒間久久回味的奶桶肉

內蒙人李誕是絕對的內蒙羊肉支持者,堅決以為南疆家庭養殖的羊和華北機械化養殖的羊肉沒有什麼區別,都不夠資格做手抓肉,但陳曉卿列出科學調查數據打了李誕的臉:如纖維的韌度、含水量、風味物質的濃度等等,各個方面,寧夏的羊肉都稍勝一籌

但李誕還是不服:你保證你沒把每個旮沓的羊肉全都吃過。並且繼續為內蒙羊肉代鹽。

不管內蒙古羊肉是不是最好吃的,似乎這都透露了一個理兒:有些口味,是無法用指標替代說明的。

畢竟如果要給北京豆汁計算科學指標,我保證它負分,可還不是有那麼多北京大老爺們愛著呢。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牧民家的手抓羊肉


一部美食紀錄片要鍛造靈魂,我覺得要踏過三步必經之路。

頭一步是好吃、想吃,這應該不必詳細解釋的。

而第二步,是研究怎麼好吃、為什麼好吃。《風味人間》對食物進行了“科學解剖”。每項入選素材,都會被科學顧問分解成可以測量的指標,可視化美食度。像上文提到的纖維、風味物質濃度。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臺灣立翅旗魚魚生


山川湖海,水土陽光,全都是構成在地美味裡的秘訣要素。比如你在北京吃了一家廣西人開的桂林米粉店,你覺得還不錯,但跟親自去廣西桂林吃一頓桂林米粉還是有差距。即使這廣西人還原得了正宗的製作手藝,恰到好處的食材比例,但也無法氣候對米粉的改變——當米粉到了北京,溼度就改變了。

但除了好吃以外,《風味人間》還有更大的野心——從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角度,解釋食物和社會的流轉變遷。這是第三步。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禿黃油拌飯

食物是宇宙共同的信仰。食物不僅用於裹腹,它也代表了一種精神上的東西,可能是家庭,是故鄉,也是文化認同

在網上看見黑叔受訪時講過一段話,“在誘人的美食背後,你能看到歷史、社群、情感……我更喜歡食物背後的這些東西。”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

同一個土豆,長在甘肅,是洋芋攪團,長在南法,成了瀑布土豆泥。同樣是後腿,雲南人將其做成雲腿乾絲,可高貴可家常,而西班牙人則將伊比利亞火腿切片生吃,做成了頂級料理,品嚐過程也像是某種神聖的儀式,得由專門的切片師為食客服務,甚至像在“舞劍”。

同樣的食材,因不同的水土、文化、歷史,造就了各自的模樣。人們千差萬別,食物有各自的身份和個性,卻在偌大的星球之中找到聯結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甘肅洋芋攪團

每樣食物,都是神聖的。包括你或許無法接受的馬肉馬腸,承託的是遊牧民族在原野上千百年的遷徙生活。

我在豆瓣的評論裡看到一條評價,看完一臉問號:

“為什麼拍的都是民間鄉土菜?那麼多世界頂級餐廳,那麼多奇珍佳餚為什麼不拍?現在可倒好,拍的全是各地日常吃的鄉土菜。”


這是我目前為止看到最俗的評論。我敢打包票,如果只有昂貴的、珍稀的食材,只採訪世界頂級餐廳的《風味人間》,一定沒有如此多樣的風味,甚至不像人間。人間是煙火氣,是生存,是平凡。不同的平凡的個體,匯合成了人間。


餓著肚子看完後,我決定吹爆《風味人間》


▲龍鬚筍燉烏雞湯

人類千百年的生活經驗造就的美食秘訣,就是各地的風味。

鄉土的風味,或許才是人間最值得研究的味道。你在新式分子料理店,很難看見食物背後漫長的流轉和變遷。何況,即使是世界一流的米其林餐廳,也會尋找鄉土間最土的食材。


在美食被模式化、程式化、工業化的時代,我們想拒絕的是假模假樣的“塑料儀式感”——什麼鬼豪華仿古裝修、模擬當地服飾。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去新的城市、鄉村,就是想親自去品嚐當地的風味。不只是味道,還有食物背後的宇宙神奇聯結——說起來有點虛的,人文的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