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公允被質疑 中糧144億收購大悅城未獲批准!

歷時15個月重組後,中糧地產和大悅城的重組審核未能獲得證監會批准。

定價公允被質疑 中糧144億收購大悅城未獲批准!

證監會10月25日晚間發佈公告顯示,中糧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購買資產方案,由於交易標的資產定價公允性缺乏合理依據,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相關規定,因此中糧地產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未獲通過。該筆交易正是中糧地產對大悅城地產的重組方案。

中糧地產隨後在公告中公佈了這一消息,並宣佈將於10月25日復牌,同時表示公司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不予核准文件,待收到中國證監會相關正式文件後將另行公告。

“證監會的公告中主要是質疑對價的公允價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內部關聯交易,是否存在違背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原則。”一位國有房地產公司的投資部負責人表示,從過往的重組經驗來看,內部重組或存在高溢價解套收購標的公司,或者低價收購標的的情況,公平公正充實收購方資產評估溢價的情況比較少。

早在今年4月深交所對中糧地產的問詢函中,核心問題便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彼時交易初步定價的147.56億元,較當時交易日對應市值溢價超過50%,摺合人民幣49億元。中糧地產在回覆中表示,上市公司和交易標的大悅城地產對投資性房地產計量方法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上市公司與交易標的的業務類型存在差異。

中糧地產公告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後續事項有待公司董事會研究確定。對於兩家企業的重組進程是否還會持續調整和推進,中糧地產相關人員並未給出明確答覆。上述國企人士則表示,如果合理定價的依據充實,重組還是可以持續推進。

作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央企,中糧地產於2017年7月24日宣佈停盤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次月宣佈資產重組標的為同在中糧集團旗下的大悅城地產。

歷時15個月的重組進程也經歷頗多波折,中糧地產停牌時間超過證監會要求的“重組停牌時間在半年之內”,計劃於今年2月中旬出臺的重組計劃也延遲一個月方才公佈,交易定價也經歷過2次修訂。大悅城地產財務總監許漢平曾表示,兩家國企重組流程、國有企業改革及跨境交易事項具有複雜性。

就在一週前,中糧地產剛剛公佈了重組大悅城後上市公司的治理安排。股權方面,中糧地產將擁有對大悅城地產的控制權,並將大悅城地產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實現A股上市公司控股港股紅籌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並將通過提名董事及在大悅城地產股東大會上行使股東權利等方式,對大悅城地產進行管控。

人員方面,中糧地產將注入較大規模的商業資產,新增大量商業地產業務,同時中糧地產將根據資產結構和業務結構變化,根據融合和發展需要,適時優化團裡團隊,以適應公司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業務的深度融合。

對於大悅城地產而言,今年原本是快速擴展的一年,上半年上海長風大悅城開業後,10月杭州大悅城也已面世,年底前還將陸續開業西安和昆明大悅城,全國大悅城數量將增至12個。

另外在新項目拓展上,中糧陸續拿下武漢、瀋陽等地塊,被認為有可能作為大悅城的新增項目。同時在今年9月,大悅城還剛獲得中銀香港等提供的3.5億美元貸款融資。然而進入最後一個季度時,卻遭遇了內部重組受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