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名解】

(點擊觀看相關視頻)

(1)合谷。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於此並形成強盛的水溼風氣場。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風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運動形式為風木的橫向運動。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大腸經

(3)容谷。容,容納、包容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間穴傳來的氣血物質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大腸經原穴。本穴物質由三間穴的水溼雲氣而匯聚,性溫、量大、所處範圍廣,可擔當起充補大腸經整條經脈氣血的作用,故為大腸經原穴

別名: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合谷穴:經穴名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取穴方法:

確定此穴時應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

再介紹一種簡易找法: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肩、面部;針5-7分,留針20分鐘。用三稜針點刺放血。

2.透勞宮或後溪時,出現手掌痠麻並向指端放散。

3.針刺時針尖不宜偏向腕側,以免刺破手背靜脈網和掌深動脈而引起出血。本穴提插幅度不宜過大,以免傷及血管引起血腫。孕婦禁針。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孕婦慎用(娠婦可瀉不可補,補即墮胎)。

合谷穴與相關穴位配伍:

配太陽穴治頭痛;配太沖穴治目赤腫痛;配迎香穴治鼻疾;

配少商穴治咽喉腫痛;配三陰交穴治經閉,滯產;配地倉穴頰車穴治眼歪斜。

【治法】 虛寒則補而灸之,實熱則瀉之,熱症涼藥水針良。

主治症狀:

牙疼痛、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痺、口眼歪斜、打嗝、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關緊閉,口眼歪斜,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指壓的小竅門:

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顏面上的病,像牙痛、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療效。但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孕婦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應用】

①感冒頭面疾病的要穴——合谷穴

如果有輕微感冒時,可以按合谷穴,左右各個各按摩十分鐘,按摩完後再喝一杯熱開水,出出汗,感冒就可以緩解。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②大蒜貼敷合谷穴治扁桃體炎

將大蒜(紫皮者佳)搗爛如糊狀,敷於雙虎口(即合谷穴),時間1-3小時,以局部皮膚髮癢為度。

③合谷穴治黑眼圈

坐在床上、書桌旁、沙發上, 按壓合谷穴非常順手,隨時可按,治療黑眼圈有一定療效。

④治療神經性頭痛、失眠性頭痛、頸後疼痛等疾病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按摩方法:

按摩合谷穴時,可用雙手拇指以順時針方向交替按摩。內庭穴位用雙手拇指直接點壓雙足二、三趾之間,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堅持每日3次,每次10分鐘。按摩該兩穴位後一般3-5日可起到治癒效果。

⑤按壓合谷穴可止牙痛、頭疼

合谷穴對於治療頭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在我國古代拔牙時都在此穴針灸以為麻醉之用。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常用手法:

(1)按法:將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壓捻動。(2)揉法:將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作輕柔和緩地揉動。

(3)一指禪推法:把拇指指端放在合谷穴處,以腕關節擺動,帶動拇指作左右擺動。(4)點法:把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伸直拇指壓而點。

禁忌:

患者在治療期間,嚴禁飲酒和吸菸。同時,可多吃海產品和豆製品。如:魚、蝦、蛋、海帶;海藻、豆腐、豆腐腦等食品。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還可吃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堅持在每晚臨睡前用熱水燙雙足 20分鐘,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早日恢復健康。

注意:

合谷跟另一個叫三陰交的穴道,在孕婦身上要小心,有可能導致流產。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三陰交

宋國徐文伯曾與宋國的少帝一起走出樂遊苑門,遇見一孕婦。少帝也擅長診病,他給婦人診視後說:"是個女孩。"又問文伯,徐文伯說:"一男一女。男孩在左邊,青黑色,比女孩小一些。"少帝性子急,令剖婦人腹。

每日一穴位——合谷穴(止疼要穴)

網絡用圖

徐文伯不忍心,說:"請讓我給她用針,胎兒一定能下來。"於是用針剌合谷及三陰交,並用手按摩她的陽明穴。用針後,胎兒隨之落下來,果然和他說的一樣。所以合谷、三陰交在孕婦身上不可以隨便扎針,要非常小心的。

(注意,以上手法教學,中藥用劑用量僅供參考,不可隨意模仿,使用前,諮詢專業醫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