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燕:十年公益路 漫漫义工情

十年,

让一名青葱少年

蜕变成一位稳重青年;

十年,

让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

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持证"义工。

范晓燕,来穗将近十年,投身志愿服务成为一名“义工”亦将近十年:她接通无数个生命热线,陪伴迷失方向的听众;她深入山区,为留守儿童带来生活的希望;她考取专业社工牌,只为能够更好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范晓燕:十年公益路 漫漫义工情

"打发时间"涉足公益 一路志愿服务近十年

1999年,范晓燕只身从汕头来到广州发展,在这里范晓燕不仅全情投入工作,为事业拼搏,更主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成为一名义工。

2009年初,刚刚转换工作单位的范晓燕,在江南西街道看到了赵广军志愿服务总队的招募信息,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前往面试,谁知道一试就"试"了将近十年时间。现在,范晓燕已经成为赵广军志愿服务总队的资深义工之一。

“当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业余时间比较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不知不觉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范晓燕告诉小e,刚加入生命热线工作室只是“无聊打发时间”,但在接听热线的日子里,她感受到帮助他人的那份欢乐和意义,“那时候我们一天接十来个电话,都是有各种烦恼的人打来倾诉的,那时候才真正认识到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有这么多。”

和伴侣争吵的感情烦恼、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问题、生意失败情绪无法排解……各式各样的求助电话,都让范晓燕遇上了,“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接到别人的求助电话不知道怎么劝说,又怕说错话影响到对方,经常措手不及。”

尽管新手上路,范晓燕凭着一份“帮人”的心,一路坚持,“其实只要你是真心想帮他,对方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范晓燕:十年公益路 漫漫义工情

正在接听生命热线的范晓燕。

自学社工专业知识 成为“专家团队”之一

有了数年的一线接线经验,范晓燕不满足于仅仅聆听求助者的心声,她更加渴望帮助求助者走出困境。

非社工专业出身的范晓燕,认识到自己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短板”,主动参加各种专业社工培训班,包括团市委举办的第三期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各类资深社工专业教授讲座,甚至自学社工专业课程,认真啃下了所有专业课本,自考社工专业资格证书,从一名“业余”义工,成长为“专业”义工。

“以前在接听求助电话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疑惑和问题,在接触了专业社工课程之后,才发现这都是我缺乏系统学习训练导致的,因此把社工专业的初级课程都认认真真学习了一遍”,范晓燕说。

在一线积累了一定经验后,自觉现有的知识储备已难以应对日常的救助,自学社工课程,也是一种梳理知识系统的方法,“实践经验和知识体系匹配了,马上就能找到方向感,不再迷茫

。”

范晓燕在第一年社工资格证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于一名非科班出身的社会人士来说,实属难得。现在,她成为了赵广军生命热线周六接访的心理咨询专家团队的其中一员,帮助了很多频临生与死边缘的求助者。

范晓燕:十年公益路 漫漫义工情

范晓燕参与公益活动。

爱心与耐心并重 关注山区留守儿童

积累了一定义工经验的范晓燕,近年来把服务重心放在了关爱山区留守儿童项目上,每个月固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韶关新丰沙田中心小学等山区学校为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并发动爱心人士给学校捐赠钢琴、电脑、书包等物资。

长年的义工服务,让她在山区也吸纳了一帮粉丝,曾经接受过资助的孩子们,把范晓燕视为第二个妈妈。“刚开始来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怕我们,看到人就跑,经过了几个月的接触,现在他们都抢着要来广州看望我们。”

当年的留守儿童,已经有一批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广州,他们依旧不忘晓燕妈妈,“经常说要来探望我,听到就觉得很温暖。”

在其他志愿者的眼里,范晓燕是一个稳重又耐心的大姐姐,“无论对方语气多么难以承受,她依然可以不急不慢地和对方对话,交流,十分有耐心,从来没见过她发脾气的。”同为赵广军生命热线的资深志愿者华姐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范晓燕都能够处理得游刃自如,“可能就是因为这份自信和淡定,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安全感十足”。

目前,范晓燕依然活跃于各类公益活动中,业余时间大多花在了志愿服务事业上。作为一个外来务工者,她一直真心诚意地付出自已的点滴,为广州奉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记者 利思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