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10類員工不用繳社會保險,否則你就虧大了!

作者|馬昌堯

國地稅合併與2019年社保入稅,讓很多企業老闆、人資、財務為之焦頭爛額,但公司中,
其實有很多人員根本不用你買社會保險。

一、返聘退休人員

公司與退休人員簽訂的合同不屬於勞動合同,屬於勞務合同。

勞務合同屬於民事合同的一種,受民法、合同法及經濟法的調整,故因勞務合同發生的爭議由人民法院審理也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聘用實習生,簽訂實習協議  

很多學校在即將畢業的最後半年,會讓學生自行找單位實習,有些企業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也時常會使用一些尚未畢業的實習生,那麼,聘用實習生,是否需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呢?

只要勞動者年滿16週歲且沒到退休年齡,而且與第三方不存在“歸屬關係”,雙方就應該而且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即使沒簽,勞動者也受到《勞動法》保護。

實習生雖然年滿16週歲,但與第三方學校還存在“歸屬關係”,所以用人單位只能與其簽訂《勞務合同》或實習協議。

因此,企業聘用的實習生,不屬於勞動合同,屬於勞務合同(或實習協議),不需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三、承包商派遣人員

在工程項目總包和分包中,經常會出現,總包方為了便於工程項目的監管,時常會派出幾名管理人員,如:

技術總監、工程總監、項目經理、施工人員等現場管理人員,而這些派遣人員的工資一般都由分包商來承擔,同時,分包商也會與派遣人員簽訂《勞務合同》。

 

四、停薪留職人員

所謂停薪留職,是指企業富餘的固定職工,保留其身份,離開單位。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二年。

若某職工與第三方公司簽訂有《停薪留職協議》,那麼新用人單位在招聘該人員時只能簽訂《勞務合同》,不需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五、協保人員

協議保留社會保險關係人員簡稱協保人員,指與原所在單位、再就業服務中心簽訂保留社保關係的三方協議的下崗職工。

新單位招聘協保人員時只能簽訂《勞務合同》,不需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六、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 

非獨立勞務的兼職人員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餘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

兼職人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均有工作單位辦理,和兼職公司無關,因此無需繳納社保。 

七、聘用勞務派遣人員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

派遣人員已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社保,企業可以不用為這部分人員繳納。

八、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

將生產線上的員工,以組為單位成立個體工商戶,員工工資便成為了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所得,而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企業無需為期繳納社會保險。

由於個體工商戶是有一定限額免稅政策,同時個體工商戶還可以給公司開具發票,降低成本,便成為眾多企業的籌劃方式選擇之一。

九、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週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

十、靈活就業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是指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人員。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1.自營勞動者:包括自我僱傭者(自謀職業)和以個人身份從事職業活動的自由職業者等。

2.家庭幫工:即那些幫助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人員。

3.其他靈活就業人員。主要是指非全時工、季節工、勞務承包工、勞務派遣工、家庭小時工等一般勞動者。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

注意!這10類員工不用繳社會保險,否則你就虧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