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命運抗爭的「陽光男孩」——記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鄒勇松

与命运抗争的“阳光男孩”——记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邹勇松

金秋十月,2018年度“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活動正在進行。剛在暑期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通信工程學院2015級研究生、共產黨員鄒勇松,再度引起人們關注。

4歲患上慢性腎炎,此後20餘年,他都在與疾病作鬥爭。“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遭遇不幸,他將泰戈爾的詩句稍作改動後,寫在日記本扉頁。

去年,27歲的鄒勇松病情惡化為尿毒症。他悄悄寫下遺書,放在枕邊,每晚讀一遍。

“一種緊急救助處理辦法”“共享打印機”……在病情急轉直下甚至惡化的兩年間,他貢獻出6項發明。“哪怕我的研究能給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提供很小的便利,我都心滿意足,沒白來世界一趟”。

抗爭曲——

不管面對什麼困難,都要做樂觀堅強的人

“爸、媽,最近病情惡化很快,肌酐已經700多了,喘不過氣,說話都沒力氣……我曾想,等畢業了就有能力讓你們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可是,天不遂人願。如果有來生,再做你們的兒子,報答今生的養育之恩。你們的兒子鄒勇松,2017年5月2日晚。”

夜已深,鄒勇松又將這份藏在枕頭下的遺書,展開來瞧了一眼,一如之前300多個夜晚。

自幼患上腎炎,經過20多年持續醫治,病情一度平穩。直到鄒勇松研二下學期。“我們得知他的病情急劇惡化,當時就慌了。”鄒勇松的高中和研究生同學李平在趕往醫院看望他時,哭成了淚人。自信、開朗、樂於助人的鄒勇松,如今骨瘦如柴地躺在病床上。

出生於1990年的鄒勇松,從懂事起就知道自己的身體與同齡人不一樣。10歲時的他,甚至一度擔心自己因病無法讀書。“幸虧有蘆茅小學校長康景賢的幫助。”鄒勇松至今仍感激這位校長,不僅親自安排他入學,在校期間也對他多有照顧。

考入湖南省婁底市新化一中後,一年中有大半時間,鄒勇松的座位是空著的。“都是病假。”班主任李洪佩回憶道。為了不落下學習,鄒勇松常常趁著午休、晚自習時,借同學的筆記摘抄、學習。“我們不知道他是怎樣克服了慢性腎炎患者身體極易疲勞的生理反應的。”呈現在同學和老師眼前的,始終是一名“沒少請假,但成績優秀”的班幹部形象。

2011年,鄒勇松考上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因為家境貧困,學校為他申請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和貧困生補助。上到大三,他的賬戶每月都會多出一筆360元的匿名資助款。臨近畢業,“我才知道資助人是學校一位退休教師程爺爺”。

“不管面對人生什麼困難,都要做樂觀堅強的人。”程爺爺的這句話,像一根針,扎入鄒勇松的內心深處。

2017年6月,鄒勇松身體達到術後可出院條件。每兩到三天要來醫院做一次血液透析,一次要4個小時。出院前,醫生告知他相關術後治療方案。

“我的終身,可能只有別人的半輩子,如果把時間這樣浪費,那我活著才是真痛苦。”在學習了基本醫學知識後,他嘗試著給自己做腹膜透析。從2017年6月開始,沒有親人陪護的鄒勇松,每天獨立完成4次透析,至今已有1000多次。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腎源,鄒勇松將一直依靠這種方式維持生命。“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這讓鄒勇松極為珍惜時光,即便是在病床上,也不忘用手機改進論文中的軟件包算法。

去年惡化為尿毒症的鄒勇松,用兩年時間貢獻出6項發明專利。絕境中的他,以這種姿態對抗命運,唱出一闋抗爭曲。

陽光曲——

最需要別人幫助的人,卻是幫助別人最多的人

很瘦、戴著副眼鏡、斯斯文文、特別愛笑,是鄒勇松留給大學同學最直觀的印象。“如果不是這次看了報道,我們都不知道他一直在遭受病痛折磨。”大學同學李亞蘭說,4年裡,鄒勇松從來沒在大家面前提過自己的病情。

在同學們的記憶中,鄒勇松是另一番模樣。

大二的一次敬老院活動,瘦小的鄒勇松蹲在一位老人身邊,滿臉笑容地跟他聊天、給他剪指甲,這場景讓同學劉銀雙記憶深刻。

同學林錫奎偶然間看到他有一本獻血證,上面滿滿的,全都是獻血記錄。

“義務家教”“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探訪敬老院、孤兒院”,學校組織的志願活動,他基本都會參加。

大學4年一直勤工儉學的他,在同學霍德磊經濟困難時,將自己不多的錢傾囊相助。

同學張銀在論文實驗中遇到困難向他求助,他不僅耐心指導其實驗,還找來相關書籍推薦,最終幫助張銀解決了難題。

真不知道,常年患有慢性腎炎、身體極易疲勞的他,是以一份怎樣的心在做這些?在講述記憶中的鄒勇松時,很多同學發出了類似疑問。

鄒勇松出生在新化縣的一個小山村裡,父母都是讀書不多的農民。說不出大道理的他們,用自己的日常行為,無聲地教導著兒子。在鐵路段上打工的父親,得知工友受傷急需輸血時,第一個站出來獻血;鄰居早產,產婦沒有奶水,連醫生都認為她的孩子救不活了,當時正在哺乳的母親,將孩子主動抱過來一道餵養,最終,她的乳汁救活了那個孩子。

“要多幫助他人。”父母總是這樣對兒子說。

“我成長的路上,有太多太多好心人伸來援助之手。”鄒勇松覺得,正是有了這麼多人的幫助,他才能成長起來,“我想把他們對我的恩情回饋給社會”。

就在不久前,鄒勇松遞交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申請,志願捐獻器官和眼角膜。

本是最需要別人幫助、照顧的病人,卻一直儘自己所能,幫助、照顧別人。

奮鬥曲——

入黨誓詞最核心的就是“奮鬥終身”四個字

在長沙理工大學理科樓一樓大廳裡,有一臺“印了麼”雲共享打印機。使用者只需手機掃碼登錄後上傳需打印的文件,再點擊生成二維碼,用附近的“印了麼”打印機即可打印文件。全程除了手指輕點外,沒有任何費用。“打印紙和墨盒,鄒學長都會自掏腰包補充到位,解決了我們無處打印文件的麻煩。”計算機通信工程學院學生王蕾說。

“當我第一次聽他說到共享打印機這個點子時,我以為不過是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鄒勇松的研究生輔導員潘枝花說,大學生常會有各種新奇創意,但最終能落實的少之又少。

讓潘枝花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鄒勇松便告訴她自己已買好一臺實驗用打印機,程序也進入編寫階段。當技術問題解決後,鄒勇松向潘老師說到了第二個點子:投放學校,供同學免費使用。

過程中,他不斷蒐集同學們的使用體驗,對共享打印機進行持續改進。當時正是他病情惡化入院治療之時,許多前去探望他的同學一進入病房,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場景:骨瘦如柴的鄒勇松,半躺在病床上,一手打著點滴,一手操作手機修改軟件包,或者拿著本java書在讀。

“我的理想是當科學家,改善人類生活。”一次聊天中,鄒勇松跟林錫奎說。“此前我一直覺得這種理想只是兒童異想天開才會說的話。”在後來的大學生涯中,林錫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當科學家就是鄒勇松的理想。

每天都泡在圖書館、實驗室;碰到相關專業的老師,即使不認識也要去請教;週末同學吃宵夜、打遊戲,他在和實驗器材約會;參加數學建模競賽,他熬了三天兩夜……

奮鬥著的鄒勇松,因為表現優秀,在大三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3年12月3日,他在黨旗下宣讀入黨誓詞,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奮鬥終身!”每當重溫入黨誓詞,首先跳入鄒勇松腦海的,總是這四個字。“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如果能讓社會進步,能改善人們的生活,哪怕提供很小的便利,我都心滿意足,沒白來世界一趟。而我的生命很可能比一般人短,所以我必須珍惜時光,為理想奮鬥終身。”雖然身患絕症,鄒勇松卻時刻不忘自己身為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

“我別無所長,因為身體原因有許多事做不了,只能在自己的專業上琢磨如何服務社會。”滿腦子裝著這些的鄒勇松,在研一時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需要救助的人,因為堵車120無法及時救助而死亡。有沒有辦法減少醫療緊急求援過程中的時間消耗?“一種緊急救助處理方法”在鄒勇松腦子裡醞釀。

“通過手機和雲存儲應該可以實現,而我恰好就是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的。”在獲得導師支持後,鄒勇松著手撰寫了說明文檔併成功申請了專利。

這是鄒勇松申請的第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此後兩年,他又陸續捧出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三項軟件著作權。

“他懂感恩,總想著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成長路上受到的各方恩情,全部回饋給社會。”在導師董國華眼裡,鄒勇松在用消耗自己生命的方式趕進度。

“如果能尋到合適腎源,他的身體就能出現轉機,未來還能做更大、更有價值的工作。”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鄒宏如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得知鄒勇松的病情後,組建了一個5人專家團,為他制定治療方案。學校則為他在醫院附近安排了一套兩居室週轉房,方便鄒勇松就近治療和做腹膜透析。“關於他後續的學業深造,學校也在積極推進。”鄒宏如說。

“孩子從4歲生病到現在,獲得的幫助不計其數。”說起兒子的成長,鄒爸爸很是激動,“我們一家深深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記者 賴斯捷 陽錫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