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提到老人,無疑會令人聯想到養老善老的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60歲以上人口過億的國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老年市場。1999年底,60歲以上老人超過總人口10%,我國正式踏入老齡化社會(按照國際上的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人口占到總人口的10%,就算進入了老齡社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老年人口為1.3億,2010年達到1.77億,2015年超過2億。

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4億,佔總人口比例超過17%。未來10年,每年將有1000萬人口跑步進入老年人隊伍。2030年將突破3億,2050年將超過4億,達到峰頂,總人口占比將超過33%。

屆時,大街上每10個人中就會見到3個白髮蒼蒼的老人。“421”(4個老人、1對夫妻、1個孩子)的情景有可能変為“8421”。老齡人口數量之大、增長速度之快,非常驚人。

因此說,我國已經迎來了“銀髮社會”。當我們關心重陽節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知道,養老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刻不容緩的問題。

當然,養老問題自古以來就存在,但問題是我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步入老齡化社會,其速度和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據統計,從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就基本完成了從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轉變,而英國完成這一過程大約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

而且,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老齡化的特點是“未富先老”。

當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上升到14%,就標誌著從“老齡化社會”過渡到了“老齡社會”。完成這一過程,法國用了100多年,而巴西、中國、日本、智利等國只需用25年左右。

因此,我們整個社會正在逐漸背上沉重的養老負擔,我們的國家也在面臨“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雙重挑戰。養老問題,是我們未來必須要正視和麵對的重大問題。

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一床難求

中國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它也是中國傳統上的養老模式,但現在已經經不起現代家庭結構的衝擊和挑戰。

先不用說獨生子女家庭未來的養老問題,即使現在有多個子女的老人家庭,出於多種原因也很難指望子女在身邊扶持和伺候年老體弱的父母,更何況獨生子女一代人的父母養老問題。

因此,導致了現代社會人們對養老院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我國的養老現狀是,一床難求。

據悉,我國養老機構的床位僅佔60歲以上老人人口的大約2%,大約摺合50個老人一張床,遠遠滿足不了需求。而且各類的養老機構境遇各異,政府辦的公立養老院,收費比較合理,但排隊時間長,少則等兩、三年,多則要七、八年;比較便宜的民辦養老院每月也至少要三、四千元,但卻有大量的空床。

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更矛盾的是,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近半數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而我國更加缺乏合格的養老護理人員,尤其是素質較高的專業護理人員。

照顧年老多病的老人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都是一項比較沉重的負擔。那麼,養老到底該靠誰呢?

完善養老制度

曾經有人大代表提出過主張,基礎養老金應該儘快實現全國統籌,即不管是城市、農村,還是幹部、農民,均享受同等的基礎養老金,既體現出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又便於管理。但這一想法即使能夠實現,恐怕也需要多年的時間。

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同時,在養老方面,我國的養老保險剛剛起步,即使我國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覆蓋,但其養老保障和收入水平還相當低。

很多專家認為,我國未來的養老在保障基本養老的前提下,需要建立起多支柱 的養老保障體系即政府、社會、社區、企業、個人、家庭共同來承擔養老責任。

誰來買單?

近年來,不斷有各種提議和具體措施出現,比如“消費養老”,“以房養老”等等。

及2013年試點後,今年多個城市開始推行“以房養老”,但大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老百姓似乎並不是很積極。

城裡的老人說,他們大多有退休金養老,“以房養老”沒有必要。而鄉下的老人說,他們的住處沒有產權,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以房養老”根本不可行。

這篇關於“養老”的文章又火了

據《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顯示,超過93%的人認為,以房養老不能代替“政府養老”。多數人還是期待政府為養老買單。

因此,在放開計劃生育政策以後,提高退休年齡以及延長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或將成為必然趨勢,因為否則任何一種經濟都無法吃得消。

看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個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卻成為了現代人們未來養老生活的最大挑戰之一。

“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夠有保障、有尊嚴地步入老年,並作為享有充分權利的公民參與其社會。”這是10年前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二次老齡問題世界大會確立的總目標,也是我國今後若干年的奮鬥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