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教育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教育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家长: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难。

今年以来,关于给中小学生减负,国家也是真的想了办法,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措施,比如:推迟上学时间,规定不给(少给)中小学生留家庭作业,实行弹性放学制度......

可以说,这些规定的实施初衷都是好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人们却恍然发现,理想和现实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看上去很美的教育改革措施,却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

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教育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1.

先来说说“推迟上学”这件事。教育部通知规定,今年9月开始,中小学上课实践不得早于8:00;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早于8:00到校,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初衷很好,为了保证中小学生的充足睡眠。但事实呢?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双职工,孩子不能早于八点到学校,那家长如果送了孩子去学习再转头去上班的话,是不是会来不及?要是送得早了,孩子又进不去,难道把孩子一个人丢在校门外等吗?这也是很多家长犯难的地方。

再说“不留作业”这件事,也是争议很大。学校不给孩子留作业了,但是家长真的敢放心让孩子不写作业吗?家长真的“坐得住”吗?

现在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压力多么大,你就这样一刀切地不布置作业了,可孩子还是要面临升学的压力的啊?所以,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私下里让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或者自己给孩子买教辅或报辅导班。

我们再来看“弹性离校”这件事。弹性离校,其实是为了解决“三点半”问题,害怕孩子放学了但家长还没下班孩子没人管,所以很多学校会为小学时免费提供延时课后服务。

很多学校会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规定一个时间放学,比如冬季的话是五点半,家长就算到早了,也接不了孩子,缺少灵活性。

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教育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2.

所以,笔者也有听到不少声音,说这样的教育改革其实只是看上去很美,注定是要失败的。

这样的想法虽然有些悲观和绝对,但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首先,教育的改革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可以一蹴可就的。在当下教育体制不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不改变的情况下,试图用“指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这也是出现“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这样的问题的根本的原因所在。

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教育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另外,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太迅速了,所以导致现在的人都很焦虑,这种焦虑也会体现在教育领域。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那么大,家长也着急,家长着急,孩子也承担越来越多的压力,竞争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

所以,目前的这些减负措施,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也不需要太悲观。问题不可能一朝解决,但只要大家意识到了问题,并开始采取行动了,那么总会有真正解决的一天。

在那一天到来前,我们总得保持一点信心。

弹性离校不弹性,不留作业引争议:教育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