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金庸走了!

对我们多数普通百姓而言,他就像没有走一样。不少人心中有他,是因为他的作品还活着。

现实里,我们压根看不到金庸,也跟他没啥关系。作为一个94岁高龄的老人,他的肉身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于我们恐怕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

我很少看过金庸的小说,小时候借邻居的书看过《雪山飞狐》,但是电视剧肯定多数人都看了不少。我们这辈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多数都是应该看这些电视剧长大的吧。

但是,最令人心里敬佩还不只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世家。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何为世家?百科解释是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我个人觉得这个解释太低俗了,还是高贵和当官。在我心中的世家,不只是高贵,更多是大家。金庸的一家,多数都是大家。正可谓是,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

看看上图,才知道金庸世家多厉害。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金庸先生,原名名查良镛,镛字拆分而为金庸。他出生于浙江海宁名门望族査家,明清两代,海宁查氏科甲鼎盛,共出了22个进士,成为江南有数的“文宦之家”。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查氏宗祠还有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封:“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金庸他家都有哪些今天我们都熟知响当当的大家。

穆旦:金庸的堂哥

穆旦原名查良铮,金庸原名查良镛。二人是同族,一族之中的远房兄弟。但是由于金庸出于海宁査家,穆旦出于天津査家,据说两人终生未曾谋面。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

1914年,袁花小镇的新郎查枢卿与新娘子徐禄结为夫妇,徐禄即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最小的堂妹。成亲以后,查枢卿与徐禄感情笃深,先后生下长成的有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等五子二女,查良镛(金庸)是老二。年幼时,查良镛常随父母到表舅徐申如家作客,与回乡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徐志摩乘飞机失事遇难后,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哀悼。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

钱学森的岳父、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蒋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蒋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

钱学森是谁?当然是如雷贯耳的人物。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琼瑶:金庸的表舅甥

琼瑶是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 。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蒋百里:金庸的姑父

蒋百里是清末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1901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6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37年出版了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第一人。并在日后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白崇禧等人。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病逝于广西宜山(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蒋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金庸家族其他成员:

而我国著名的古建筑“纠偏大师”曹时中是金庸的妹夫,已过世的北京德云社演员张文良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亲叔伯兄弟。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帖说:“巨星陨落,世家永名”并配了金庸家族图。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为什么呢?意思是为什么金庸他们家为什么那么厉害!

我说说我的理解:

1、家族是具有传承效用的。如果没有传承,只能说这个家太过于普通。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金庸的查家是明清时代就积累传承下来的。即便到了民国,所有的积累有都还在,自然起点就高很多。所以,现在人们培养孩子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拜托,咱们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当然啊,这是一个大概率。

2、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要是搞计划生育,这些人早就被计划掉了,是吧。侧面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具备条件,能够养好、教育好,还是要多生孩子也多种树啊。

3、家风家教那是必不可少的。海宁查氏: 诗礼传家, 讲信修德。是咱们现代人,想学都学不来的典范。

对金庸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祖父查文清。查文清是海宁查氏最后一个进士。,1890年任丹阳知县,第二年便发生了“丹阳教案”,查文清不愿让无辜百姓获罪,扛下“纵逸”的罪名,辞官返乡。

查文清身上,海宁查氏家风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礼传家、科举入仕、为官清正、人格清贵。崇文不崇武,被认为是查氏普遍的共性。崇文不崇武,被认为是查氏普遍的共性。唐太宗、玄宗两次封济阳查为天下第一姓,并称国之柱。宋朝查氏才专门订立“读书为本”,排武崇文的祖训家规,战乱时,则以迁徙谋生存。

海宁查氏崛起于明代,鼎盛于清康熙时期,将崇文风气发扬光大。据赖惠敏《明清海宁查陈两家族人口的研究》统计,明清两代“查氏获得生员资格人数为800人,考取进士、贡生者共133人”,尤以康熙年间为盛。

查氏家风崇文,以文兴盛,也曾因文获罪。清代,海宁查氏便两次卷入文字狱:查继佐被无端牵扯进“明史案”,查嗣庭因科场试题案获罪,但海宁查氏崇文之风不改。

曾著有《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的潘光旦以为,凡是世家,“都有血缘上的活力”。

就查家而言,且不论血缘,海宁查氏在族内,多有劝学助学之风。比如金庸所述祖父曾设“义庄”,在采访中,查氏后人几乎人人提及。

到现代,海宁查氏崇文之风不减。其中最负盛名者,当属查良铮和查良镛这对堂兄弟。前者不仅以穆旦诗名博得“百年中国第一诗人”的美誉,还是杰出翻译家;金庸开创了武侠小说之盛世,惠泽华人社会几十年,作品发行据说早已超过三亿册,还是杰出新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查济民是现代查家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是香港知名实业家査济民是世界纺织大王。作为海宁查氏的杰出后裔,无疑,查济民承继了查氏家风。在采访中,不时有海宁查氏后人提及查济民。

巨星虽陨落,世家永流传!金庸家族为什么那么厉害?

“他把‘修身、齐家、爱国、和天下’作为座右铭,实事求是作为行事的准则。这些都使我终生难忘。”科学家周光召在《一生求是查济民》的序言中这样评价查济民。查济民曾经说过:“中国传统讲仁、义、礼、智、信。仁是什么?待人宽厚一点,待人好一点就是仁。人活在社会上必须彼此尊重、互相容忍……所谓‘为富不仁’,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件很差,很差的事。”而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熟悉的人从他和家人身上看不到有钱人的骄奢跋扈,铺张浪费也是严格禁止。

言传身教, 查氏家训不断传承,这一切才造就了真正的世家。到了近现代,查氏不仅文史人才多,也有很多社会活动家、专家教授,理科、商界也出了不少人才,“查氏社会适应能力很强,又刻苦好学,与时俱进。”

以下是,大家不妨一读:《查氏家训》

我今年老,戒尔诸孙:凡在童稚,读书为本。勤俭为先,兼知礼仪。及其成人,五常莫废,出则有方,入则孝悌。兄弟之间,本同一气,切勿相争,自相弃矣。妯娌之间,纺织为最,虽云异姓,和如姐妹。

戒尔子孙:毋贪于酒,酒能乱性,亦能招祸;毋贪于色,色能丧身;毋学赌博,赌则败家;毋好争讼,讼则受辱。凡此四事,警之戒之。

和于邻里,睦于亲切。择良而交,见恶责己,毋堕农事,毋失祖业,顺之则行,逆而则止。言必择善,行必和缓,毋以暴怒,招其祸衍。

食但充口,毋贪美味;衣但蔽寒,毋贪绫绢。非礼勿取,量力节俭。凡使奴婢,亦当宽缓。凡此数事,斟酌而行。

戒尔子孙,谨守良规,从之者昌,逆之者殃,成败之际,如在反掌。

(参考资料:《江南周末》文章,金庸家族为何长盛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