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荆州江北检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来荆州市江北地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第一天,院内的紫薇花开得姹紫嫣红,沉甸甸的柚子压弯了树枝。那天我没有见到鲁常山检察长,同事告诉我,进院第一眼看见的院训“我们守护正义”是检察长亲笔书写的。“我们守护正义”,以我们为责任担当主体;“守护”是一个有力的谓语,比“维护”更有温情,比“坚守”更体现民生情怀;而“正义”是社会道德的良心所在和人心所望。古语说,读其书,观其志,想见其为人也。六个大字苍劲中透着闲雅风范,虽未见其人,但一个信笔挥毫书写检察人道德追求的形象已展现眼前。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检察长是一个颇具儒者风度的人。

进院不久,我和另一个新来的同事被叫到他的办公室谈心。办公室简洁而雅致,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案头摆放的书法集,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应有尽有。两个多小时里检察长和我们拉家常,谈志向与担当,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他以“定位—坐标—定力”为主线从时代形势、自我认知和道德操守三个方面勉励我们。记忆中只有至为关切的人才会对我予以谆谆提醒,寄予殷殷期望,有如我的父母、恩师。与检察长的交流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能遇到如此睿智的长者,我深感幸运。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检察长是一个有着深重忧患意识的人。

他的书法作品在2014年入选过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中国梦·检察魂”书画展,书写的是杨万里的一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首诗曾经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告诫全党同志要“常怀忧患之思”。我虽然进院不久,但已多次听到检察长告诫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不要总是坐享老一辈革命先烈和前一代建设者的奉献成果,在新时期更应有舍我其谁的魄力和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精神。经历了风吹浪打的他显然比我们多思多虑多忧心。检察长怎会有如此深重的忧患意识呢?直到我机缘中读到中共石首市委主办的《石首报》于1998年9月25日刊发的原石首报社记者傅明海老师所写的一篇文章——《夜漂长江》,才明白这忧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责任与担当。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1998年7月至9月,湖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为了保住大武汉,石首市小河口镇北坡扒口行洪,180平方公里的鱼米之乡顿时沦为“云梦泽国”。时任石首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的鲁常山,受市委指派带领公安、财政、水利、民政、农业等9个局及相关单位组成的12人救灾工作组前往小河口镇指导救灾复产工作。4万多小河口人被迫背井离乡,救灾工作组要指导灾区清理,安抚民心,引导灾民回乡复产,避免发生重大疫情和不稳定事件。这是一项非常严峻的政治任务,正当36岁的鲁常山深感责任重大。灾区环境险恶,极目所见一片汪洋,满江的浊水不时从上游漂来变形腐烂的家具和死亡牲畜,让人仿佛置身洪荒之中。工作组身在灾区,心锁灾民,毫不动摇,历尽艰难险阻,圆满完成任务。《夜漂长江》记叙的就是其中最为惊险的一夜。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1998年9月13日下午6点,在江南调关镇开完全市救灾工作会议接受新任务的鲁常山带领工作组准备过江,赶回江北的小河口镇。此时江面风翻云涌、浪起流急,无船可渡,可一心挂念救灾工作的鲁常山婉言谢绝了暂留一晚的建议,毅然决定夜渡长江。一行人找到一条木船,漂摇在浊流滚滚的长江之上。夜黑风高、惊涛击岸、浪潮一阵高过一阵,船上的人犹如芦苇随着一叶扁舟起伏摇晃,不知所止。木船半路无法前行停靠沙洲,大家用打火机将纸点燃发出呼救信号。当救援的冲锋舟靠近时,他们已经在船上颠簸了1个多小时。看到大小两艘冲锋舟时,鲁常山坚持让其他村镇干部坐大马力冲锋舟先走,自己与指挥部领导坐小冲锋舟随后。谁知小冲锋舟突然熄火,没有机器动力的小舟只能任由风浪摆布,毫无招架之力。情势危急之际,鲁常山不断地鼓励大家,激发船上人的求生意志。众人在他的鼓励和安抚下强自镇定心神,又随浪漂流了1个多小时,直到碰到一艘挂机船,才绝处逢生。回到工作地点已近午夜,在同浩渺无情的长江和强劲频繁的风浪僵持的5个多小时中,一行人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以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取得了胜利,经受住了生命的考验。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夜漂长江这一幕惊险故事,检察长对我们从未提及,是傅明海老师最近撰写的一篇自媒体文章才牵出这一段携手抗灾情。我一直在想,当鲁常山开完会坚持要赶回小河口镇时,他有没有因为惊涛骇浪而退缩过?救灾当前分秒必争,他那时满心萦绕的只有灾民那一张张愁苦的面容和早日重建鱼米乡的期盼。当鲁常山在风浪中受阻1个多小时后把救援的大冲锋舟让给镇干部时,他有没有过一丝犹豫?毕竟在经历一次死里逃生后正常人都会分外惜命。然而他带头登上了小冲锋舟,压根没有考虑自身安危。当小冲锋舟熄火受到风浪冲击又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时,他有没有畏惧过?保存求生意志才能活下去,船上人的绝望和无助让他无暇思索,他要帮助大家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勇敢地面对生命的挑战……鲁常山正是以舍生忘死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战胜了长江之险,以不畏难不惧苦的魄力,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救灾任务。为期半年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结束后,鲁常山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荆州军分区表彰为抗洪模范。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如今,检察长经常到长江游泳,我想他面对着千里烟波想必也经常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吧。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在《吴山图记》中说:“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今天是2018年9月13日,离长江抗洪救灾已经过去20年,受灾的人民和土地肯定不曾忘记当初那些舍生忘死抗洪救灾的身影;而那些奋勇拼搏的人又何尝能忘记与灾民们一起与大浪斗争的峥嵘岁月呢?

我大概领悟了检察长的忧患意识。就如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在国难面前他们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到了和平年代,他们却常忧思不已,因为部分同志抵挡不住诱惑而贪图享乐,因为一些年轻人安于逸乐而没有担当作为的勇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在检察长看来,新一代成长的人,可能很难再有他当年的经历,若是耽于安逸,长此以往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当年在长江夜漂中“指挥若定失萧曹”的人,如今还在以他的忧患意识和儒者风度感染着江北检察院的每一个人。他激励我们,惟有居安思危,积极进取,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工作能力,提升服务意识,才能达到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面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我们涌起“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夜景,我们抒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哲思,吟咏“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大好河山,这和平年代需要我们新一代的人为之而努力奋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编审:张 浪 校对:马玉梅

从九八抗洪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