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小說中以與如懿容貌相似出場,歷史上真實身份背景與容貌真相

電視劇《如懿傳》已有了大結局,但結局中沒有按照原版的小說進行發展,而在小說中,最後小天使海蘭找來了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子送給乾隆,以至於讓令皇貴妃心有不安,從而進一步扳倒令皇貴妃為如懿報仇。

那麼這個小說中說與如懿相貌相同的女子是誰呢?汪芙芷!

她的原型又是誰呢?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惇妃畫像

就是乾隆惇妃!

惇妃(1746年3月27日—1806年),汪氏,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之女。乾隆帝嬪妃之一。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清高宗時為永常在、永貴人、惇嬪、惇妃、後降為惇嬪,復升為惇妃。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日逝世,卒年61歲,葬清東陵裕陵妃園寢。其女即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子豐紳殷德。

惇妃,從她的履歷看到,初封為常在。比令妃第一次冊封的“貴人”還低一等,那麼這位惇妃汪氏應該出身是宮女。

清朝的宮女都是滿人,而太監則可以是漢人,所以一般來說太監比宮女要低賤很多;而在宮廷遴選中也分選秀女和選宮女;而宮女的身份背景會相對低一些,選入之後史料會以“充”字定論,作為充實後宮之用;其實說白了,就是進宮的女子,無論是宮女還是后妃都是皇帝的人;只不過大家起跑線不太一樣而已。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晚年乾隆

那麼這位惇妃是在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生,比乾隆帝小36歲。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封為永常在,她呢是17歲這樣,而乾隆呢是53歲,中年時期。而在乾隆二十四年到乾隆二十八年這段時間,乾隆所封的品級不高的妃嬪還是比較多的。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初封瑞常在。

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初封為祿常在

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初封新常在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初封福常在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封為永常在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初封寧常在。

而這樣看來,這段時間裡,中年乾隆冊封年輕女子為低等嬪妃還是比較多的,那麼汪氏也在其中,那她有什麼特別的呢?

出身不高,深受寵愛。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晉永貴人;十月初十封惇嬪;十一月二十八日行冊封禮。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晉惇妃;十一月行晉封禮。

據記載,大概有八年的時間,汪氏都停留在常在這個位置上,但到了三十六年正月冊封為了貴人,同年十月就成了嬪,為一宮主位,正式進入高級嬪妃階層,然後過三年就晉封為妃。

從“貴人”到“妃”這個晉封的速度居然和我們晉升神速小達人令妃娘娘的速度是一樣的。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還珠格格令妃

然而惇妃生前僅限於妃位,之後並非提升,當然對於她本人來說,相較於其他同時期入宮,或者同時期受封為常在的底層妃嬪來說,她是僅有的一位火速晉升且至妃位的人;當然,在乾隆三十九年的時候,他已經是64歲的老人了,對於後宮的眷戀程度自然是比不上前期,不然說不定也是第二位令妃,所以說出場順序真的很重要!

那麼,在乾隆三十九年之後,惇妃的人生又發生了什麼呢?

唯一的女兒備受乾隆喜愛,曾屬意為繼承人。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已經成為惇妃的汪氏在翊坤宮生皇十女,即固倫和孝公主。

  1. 按照生育的時間來看,惇妃的封妃原因應該是有孕;當然在此之前三十六年已經是嬪位,是一宮主位的位分,所以可以看出晉封妃可能是因為有孕,但她也一定是乾隆晚年比較寵愛的,不然也不會到達嬪,這個屬於有一定管理權的妃嬪等級;
  2. 翊坤宮生了皇十女;已知我們乾隆的繼後那拉氏確實住在翊坤宮,因為有記載皇十二子出生於翊坤宮;翊解釋為輔佐,皇后的寢宮為坤寧宮,翊坤即輔佐皇后管理六宮之意。 其實清代的皇后在雍正以後基本就不住在坤寧宮,坤寧宮多用於祭祀,也不太適合居住;皇后可在大婚後任意選擇一處宮殿住,比如孝賢皇后住長春宮,繼後住的是翊坤宮等;

翊坤宮為西六宮之一,東西十二宮都是分設在乾清宮兩邊,以靠近乾清宮為尊;那麼翊坤宮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不錯;在看這座宮殿曾居住過的人:包括康熙朝的宜妃郭絡羅氏(蛋蛋: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那個天天跟著康熙滿世界跑的女人嗎?對!就是她。);雍正朝的敦肅皇貴妃年氏(蛋蛋:就是我們的華妃涼涼嗎?對!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乾隆朝的繼後那拉氏(蛋蛋:就是最近大火的要離婚要斷髮的皇后嗎?對!皇上,臣妾又要忠言逆耳了!)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甄嬛傳中的華妃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康熙微服私訪記宜妃

前兩位都是深受寵愛,但結局慘淡的后妃;哎喲,第三位,歷史上沒說深受寵愛,但我個人前幾篇文章寫過,也一定沒那麼差,結局也不行;這翊坤宮有毒啊!

好了,那我們看這位同是乾隆朝的惇妃汪氏,在乾隆三十一年繼後那拉氏崩逝後,翊坤宮自然是沒有主位的,或許空過一段時間再住進了一些低等妃嬪,但最終在三十六年時是有惇嬪汪氏主持打理了。其實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第一汪氏一定是深受乾隆寵愛的,而這寵愛基本上基於自身的某些素質,或外貌或性格或哪裡正好討了老皇帝的喜歡;第二繼後雖然斷髮事件導致結局慘淡,但此之前也未必與皇帝感情極差。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惇妃所生的皇十女,她呢是乾隆最後一個孩子,乾隆65歲高齡還能生出孩子,他能不高興嗎?肯定覺得自己老當益壯,寶刀未老。。。。額,味道有點變了,反正是很高興就對了。

大家都應該知道,清代的公主有固倫、和碩之分;固倫一般是皇后嫡出的公主,和碩則是妃嬪所生;那麼皇十女僅僅是個宮女身份且是妃嬪的生母所出,怎麼就是固倫公主呢!

固倫和孝公主,自幼最為乾隆所鍾愛。 朝鮮承政院日記載,公主在宮中有波羅公主之號。乾隆喜怒暴發, 宦寺之屬, 少有差失, 輒施鞭棰, 多至百餘度。雖盛怒之時, 見公主則輒解。所以每當鞭棰之時,宮人必送公主而止之,是如為白遣。乾隆凡有非常之舉, 宮中必借公主一言以沮之。

就是說,每次乾隆要發火得時候,看見公主氣就消了,這是多明顯的女兒奴特徵啊!

公主"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射鹿麗黽,上大喜,賞賜優厚。"乾隆還覺得公主長得特別像自己,乾隆曾說:"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

公主雖然受寵,但自己到沒有養成嬌縱任性的樣子,反而知識涵養俱佳,見識卓著;乾隆遺憾的就是她要是個男孩就好了;但公主不嬌縱,她老孃就驕傲了起來。

打死宮女,汪氏受罰

因為汪氏覺得自己的女兒深受寵愛,有一次竟然打死了一個宮女,這下嚴重了;在清代之前說過了,宮女都是滿人,出自八旗,地位比太監高,且進宮就是皇帝的女人,當然到了一定年齡還是宮女也可以出宮送回本家,自行嫁娶。

那麼,汪氏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居然打死了一個宮女;乾隆自然很生氣,把她從妃位降到了嬪位,自然,公主也不讓養了;但是公主年幼,沒有了生母的照顧一直哭鬧不停,乾隆沒辦法只好又送回去;當然也會去看望公主,久而久之,見面三分情,且本來汪氏也是受寵的,一來二去的,乾隆又復了汪氏的惇妃位置。自此後,惇妃自然是很老實本分的了。所以,不得不說這位固倫和孝公主真的是她人生的幸運助力。

晚年乾隆獨愛公主,出嫁給和珅做兒媳,又得香妃畢生收藏。

之前提過了,乾隆特別寵愛這個公主,什麼好東西都給她,而且公主擅騎射,喜歡著男裝,打獵,這就和乾隆的一位外來異族的后妃志趣相投,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香妃,其實就是容妃;而容妃過世的時候非常遺憾沒能看見自己心愛的小公主出嫁,就把自己收藏多年的奇珍異寶送給她,就當做是嫁妝了,共多達240多件。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傳說中容妃畫像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如懿傳》容妃形象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延禧攻略》容妃形象

但公主長大了總要出嫁的,乾隆固然不捨得,但還是要挑起來;這裡就要說到這個固倫的封號了;其實乾隆的是個女兒裡只有三位是固倫公主,第一位是固倫和敬公主,生母是孝賢皇后,那她肯定是固倫公主,另一位是固倫和靜公主,生母是令妃魏氏,她為什麼為固倫呢,與她下嫁與蒙古喀爾喀部聯姻有關。那麼固倫和孝公主既不是皇后所生,也沒有聯姻,那就只有乾隆特別寵愛的緣故獲得這樣的封號了。

接下來公主十幾歲了,要嫁人了,乾隆自然不肯公主遠嫁,其他人也不放心,就選了寵臣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其實呢,這就是一場政治聯姻,尤其是對和珅來說,這簡直就是來了個大貴人了,也一直教導兒子要討好公主;但幸運的是,公主和額駙的感情還是很好的,而豐紳殷德與公主志趣相投,雖然有些頑皮,但公主也細心協助指引著,也算是姻緣不錯,他們也生了一個兒子,自然夫妻感情更甚。

公主的聰明睿智還體現在於,她早年間對夫君說過"汝翁愛皇父厚德,毫無報稱,惟有見有日彰,吾代為汝憂。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說明她早也想到了家翁最後可能下場不好。

「原創」與如懿容貌相似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才是乾隆屬意的繼承人?

果然,乾隆去世,公主最後的保護傘就倒了,不久和珅就被嘉慶,也就是公主的哥哥除去了軍權,軟禁起來;已然出嫁為婦的公主自然要為家翁和夫君奔走,一次又一次地懇求自己的哥哥;最後嘉慶心疼幼妹,保留了和珅的全屍,放過了豐紳殷德;然而豐紳殷德也開始逐漸用放縱自我,沉迷聲色,來逃避罪責,害怕哪一天又有什麼大禍降臨。

嘉慶十一年,嘉慶派豐紳殷德去烏里雅蘇臺任職,與其說任職不如說是流放,豐紳殷德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嘉慶十五年,公主在請求哥哥讓夫君回來養病,這才回到公主身邊,然而沒過幾個月,豐紳殷德就死了,年僅36歲。

清代的公主除了遠嫁蒙古的會有再嫁風俗外,都不能再嫁,所以與豐紳殷德同歲的公主開始過起了寡居生活,而他們唯一的兒子也早已在多年前早逝了,曾經寵極一時的公主最後便是孤獨一人在人世間度過了最後的幾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九月初十日,公主薨逝,終年49歲。道光帝對姑姑一生的遭遇備感哀傷,親臨她的墓前祭奠。

這份破格的優遇,應該算是十公主一生中最後一次盛大的場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