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結合促執行 老人拿回養老錢

“這可是我的養老錢啊,太感謝你們啦!”從執行人員手中接過執行款,已年逾古稀的申請人黃某激動不已,他緊緊握著執行人員的手錶示感謝。

自2013年起,胡某甲以經營為由向黃某借錢。2015年雙方經過結算,胡某甲向黃某出具借條一張,並由胡某乙為借款提供擔保。之後黃某多次催要,胡某甲均以種種理由拖欠不還,黃某無奈向法院提起訴訟。潢川縣法院經過審理作出判決,胡某甲償還黃某借款29萬餘元及利息,胡某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判決生效後,二人均未履行還款義務,黃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被執行人胡某甲、胡某乙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潢川縣法院依法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二人實施信用懲戒。執行人員通過財產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財產進行了查詢,結果顯示胡某甲名下有一套房產,但該房產已在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如拍賣後清償完銀行貸款,剩餘價值遠遠不足以抵償黃某欠款。而胡某乙則無財產可供執行,執行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為讓申請人黃某早日拿回自己的養老錢,執行人員通過各種途徑為執行工作尋找突破口。執行人員通過調查發現,被執行人胡某甲不願還款的主要原因是其近期經營不善,資金緊張。執行人員向胡某甲釋明瞭相關法律規定及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的法律後果,並抓住時機做胡某甲的思想工作。經過幾番努力,胡某甲的態度從最初的拒不還款轉變為積極履行,最終雙方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和解,胡某甲當庭履行了欠款。來源:信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