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蘭德聯姻北師大成立北師大-藍鷹研究基地

3月7日上午,北師大-藍鷹視頻大數據挖掘研究示範基地成立儀式暨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影響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北京美蘭德媒體傳播策略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崔燕振和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併為“北師大-藍鷹視頻大數據挖掘研究示範基地”揭牌。

此外,美蘭德向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捐贈藍鷹大數據挖掘研究專項基金,基金將連續資助3年。

美蘭德聯姻北師大成立北師大-藍鷹研究基地

聚焦大數據人才培養,深化“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機制

研討會上,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利在發表致辭時表示,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與美蘭德大數據平臺合作共建視頻大數據挖掘研究示範基地,是學院拓寬社會合作渠道、整合業界頂尖資源、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推進學院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他希望通過基地的成立促進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校企合作方面的長足發展,一方面,發揮高校和企業的優勢和資源,在視頻大數據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創新深化“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機制建設,以研究基地為依託,形成協同創新的良好格局,將在網絡視頻大數據挖掘與收視率指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網絡視頻行業決策的市場依據,幫助政府主管部門掌握中國視頻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推動中國視頻產業經濟增長。同時,將培養大數據人才作為聚焦點,創立校企合作領域的良好範式。

美蘭德聯姻北師大成立北師大-藍鷹研究基地

談到基地建立的目的,崔燕振表示,希望能夠促使業界和學界走出更多有作為、有膽識的人才和團體,共同推動新聞傳播和媒體運營走向新的時代、新的臺階、新的境界。“未來美蘭德也會與其他院校合作,開展更多深刻的課題研究。”

“由於系統本身需要進一步升級換代,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因而北師大與美蘭德的合作也就應運而生。這一合作對於美蘭德和北師大來說是雙贏或者多贏的。”喻國明介紹說,基地將著眼於傳播策略研究,利用大數據進行價值挖掘,將數據暗含的價值形成模式、市場操作和營銷操作的策略,從而給業界更多參照,提供更多符合自身發展路徑的啟示。同時,雙方將聯合推出關於未來中國電視和網絡視頻市場的相關發展報告。

美蘭德聯姻北師大成立北師大-藍鷹研究基地

大數據挖掘內容傳播價值,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藍鷹視頻大數據平臺自2016年11月上線以來,應用範圍越來越廣。美蘭德將其定位於“中國傳媒市場領先的視頻內容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平臺,致力於促使傳媒行業從數據專業化使用向數據普適化應用的全面升級”,據美蘭德公司總經理助理、市場部總監兼視頻大數據項目總監金桂娟介紹,目前,藍鷹視頻大數據平臺具有四大核心優勢:

一是全面性,藍鷹數據庫覆蓋各類視頻內容,包括電視節目、電視劇、電影、晚會系列、紀錄片、網生視頻等;

二是多維度,藍鷹平臺集合渠道數據、內容數據、廣告數據、用戶數據等多種分析指標,建立了多維、立體的評估體系;

三是具有強大的數據可視化功能;

四是能夠及時、準確的傳播數據,信息響應效率高。

在金桂娟看來,媒介融合背景下,大數據已成為傳媒行業新標配,從內容製作支撐到推廣營銷指導到傳播效果評估再到趨勢預測判斷,“藍鷹”引領了傳媒大數據平臺化時代指導視頻領域製播全環節。她表示,藍鷹平臺的這些功能將通過基地的成立在今後不斷完善,並與北師大一同推動藍鷹平臺在技術上、數據分析研究上的共同進步。

美蘭德聯姻北師大成立北師大-藍鷹研究基地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長李嵐

大數據運用的政策背景與正如火如荼發展的媒體深度融合息息相關。2014年國家出臺《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7月,總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此外,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2016年7月發表關於媒體融合深度發展的文章,提出“中央廚房”和“移動優先”兩個關鍵詞,不斷深化大數據支撐的理念。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有三個階段:一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第二個階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個階段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長李嵐表示,當前廣電媒體正處於深度融合的階段,媒體融合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大數據無處不在,大數據影響力統領全局,大數據研究大有可為”。

美蘭德聯姻北師大成立北師大-藍鷹研究基地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陳昌鳳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陳昌鳳表示,大數據不僅是生產力,也是締結生產關係的重要工具,“大數據深刻改變傳播業態,並將帶來大變革”。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所所長劉燕南,將美蘭德和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比作業界和學界的樣本,認為雙方聯手是業界和學界的一樁幸事,她表示,大數據時代應當提倡開放、包容和堅持的態度。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任錦鸞結合管理學學科特點,提出在跨界中實現創新是未來的趨勢,推進創新要緊密鎖定技術、商業和用戶。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從關係數據的維度探討了大數據時代下的數字影響力,他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已經來到每個人身邊,數據是所有研究的基礎範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